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鼎所作的《次韵》,通过描绘隐居生活和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远离尘嚣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首句“平生隐遁资,白驹在空谷”,开篇即点出诗人一生追求隐逸的生活态度,将自己比作在空旷山谷中自由奔跑的白马,形象地展现了其内心对自由的渴望。
接着,“傥令眼有山,宁问食无肉”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于物质与精神层面的取舍,即使眼前有山,心灵得到满足,也不再计较食物是否丰足,体现了其超脱世俗的境界。
“要当揖爽气,涤此勤书腹”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在清新的空气中,清除内心的杂念,如同清洗饱读诗书后的肠胃,追求心灵的纯净与宁静。
“得官大河滨,枕带首阳麓”两句,描绘了诗人想象中的理想居所,位于黄河之畔,首阳山脚下,环境幽美,远离尘嚣,充满了诗意与浪漫。
“如闻五老胜,坐使山峰缩”通过夸张的手法,表现了诗人对五老峰美景的向往,仿佛能将山峰缩小,足见其对自然美景的痴迷与赞美。
“扪萝上巉绝,作意快心目”描述了诗人攀登险峻山峰的过程,虽艰难却充满乐趣,表达了对自然探险的热爱与勇敢。
“却视宇宙间,万化转一毂”一句,以宏大的视角审视宇宙万物,强调了自然界的无穷变化与统一性,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哲学的深刻理解。
“道人真有道,直上驾危木”通过描写一位得道高人的形象,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由与智慧的追求。
“神光秘岩隈,灵草蒙朴蔌”描绘了神秘而充满灵气的自然景象,暗示了诗人对超自然力量的敬畏与探索。
“空令莲社子,纷扰乱凫鹜”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厌倦,以及对清净生活的向往。
“先生志高古,真游穷六六”赞扬了一位志向高远、追求真理的智者,其足迹遍及天地之间,体现了对知识与智慧的不懈追求。
“飘然清夜梦,时到山头屋”描绘了诗人夜晚梦中遨游山林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由与梦想的追求。
“念此感尘迹,一往如飞镞”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感慨,认为一切尘世的痕迹都如同飞箭般短暂,强调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哦诗示观览,律吕回春燠”通过吟诗,诗人不仅展示了自己对诗歌艺术的热爱,也传递了温暖与生机的信息。
“作字纪经行,典刑馀食粥”描述了诗人通过书写记录自己的生活与思想,以及在简朴生活中寻找精神寄托的过程。
“使我蒙鄙心,蓬首加栉沐”表达了诗人通过诗歌与书法,使自己心灵得到净化,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致我外尘垢,益叹生理蹙”强调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重视,认为真正的清洁来自于内心的纯净,而非外在的物质。
“夜漱落箭泉,明月冷盈掬”描绘了诗人夜晚在清澈的泉水边洗涤身心,月光如水,给人以清凉与宁静的感受。
“朝饭过灵峰,何惮屐齿秃”描述了诗人清晨在灵峰之巅享用早餐,即使鞋底磨损也不在意,体现了他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与洒脱。
“兹焉毕馀龄,更无疑可卜”表达了诗人对晚年生活的期待,认为在自然与艺术的陪伴下,可以度过平静而充实的余生,无需对未来过多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描绘与自然景观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自由、智慧、自然与艺术的追求,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充满了哲理与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