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通洞

巨石架厓厂,缔构是何年。

竹树蔽阴翳,峰峦罗㠝岏。

昔时智者师,跏趺常留连。

我来日已暝,岩壑凝苍烟。

木叶声槭槭,溪流鸣溅溅。

坐久心已清,尘凡咸弃捐。

我欲携孤琴,长此理清弦。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圆通洞的自然美景与静谧氛围,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洞穴内外的景象,以及诗人在此地的心境变化。

首句“巨石架厓厂,缔构是何年”以巨石搭建的洞穴开篇,引出对历史与时间的思考,暗示着此处的古老与神秘。接着,“竹树蔽阴翳,峰峦罗㠝岏”描绘了洞外竹林茂密、山峦起伏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幽深而生机勃勃的自然环境。

“昔时智者师,跏趺常留连”提到过去有智者在此修行,留下了深深的痕迹,增加了洞穴的历史文化内涵。接下来,“我来日已瞑,岩壑凝苍烟”描述了诗人来访时的景象,夜幕降临,岩石与山谷笼罩在一片苍茫的烟雾之中,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神秘的氛围。

“木叶声槭槭,溪流鸣溅溅”通过声音的描写进一步丰富了画面感,木叶的轻响与溪水的潺潺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和谐而宁静的画面。最后,“坐久心已清,尘凡咸弃捐”表达了诗人长时间静坐后内心的平静与超脱,仿佛将世俗的烦恼都抛诸脑后。

“我欲携孤琴,长此理清弦”则透露出诗人想要在此地弹奏一曲,让心灵与自然和谐共鸣的愿望,体现了他对这份宁静与美的深深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圆通洞及其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内心之静的和谐统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

收录诗词(1)

苏惇元(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哭夫子

回忆分离出世外,吾携稚子返家园。

全君名节甘贫苦,无限伤心不敢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舟中有感

江天风雨画凄凄,浪打孤舟独去迟。

解道萍踪渺无定,相逢早怕别离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茅屋

高人幽致似山家,松火新烹雨后茶。

门在小桥流水外,庭前一树石榴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忆伯兄沈阳时老母寄居都门

字到龙眠扫敝庐,辞家屈指四年余。

鹡鸰有赋空伤别,鸿雁无情不寄书。

万里关河人去后,一天星月梦来初。

慈亲已觉燕山远,恐为辽阳更倚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