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前旬风雨逼清明,柳色天高雪絮轻。

冷落介推藏火月,寂寥潘令种花城。

军中蹋鞠人穿域,门外吹篪客诧饧。

今日太官还直具,多年私邸隔朝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初春时节风雨交加逼近清明,柳树新绿映衬着高远的天空,雪花如絮般轻轻飘落。
寂寞之时,介推隐居避世,如同藏于月光下的火种,潘令则在空城中独自种植花朵。
军营中人们踏着蹴鞠穿越场地,门外的游子吹着篪笛,对糖块感到惊奇。
今日太官值勤归来,准备了丰盛的膳食,他在多年的私人府邸中,与朝廷官员的交往日渐疏远。

注释

风雨:形容天气恶劣。
清明:中国传统节日,扫墓祭祖。
柳色:春天柳树的新绿。
雪絮:形容雪花轻盈。
介推:古代隐士,曾拒绝做官。
藏火月:比喻隐居生活。
寂寥:寂静、孤独。
潘令:古代官员,此处指隐居者。
蹋鞠:古代的一种球类运动。
穿域:穿越球场。
吹篪:吹篪笛。
诧饧:惊讶地看到糖块。
太官:古代官职,负责宫中膳食。
直具:值勤时准备的食物。
私邸:私人住宅。
隔朝缨:与朝廷官员关系疏远。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抒写了清明时节的风雨、自然景色与人间情趣。诗人以清新隽永的笔触,勾勒出一个生机勃勃而又不失忧郁的画面。

"前旬风雨逼清明,柳色天高雪絮轻"两句,捕捉了春日临近清明时节,风雨交织,柳丝摇曳,天空广阔之景。柳色如雪絮般轻盈,是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

"冷落介推藏火月,寂寥潘令种花城"一句,则转而写及夜晚的宁静与春意的萌动。月亮虽被云层遮掩,但依旧透露出温润的光辉,而在寂静中,潘令(即诗人自己)却在种植着花草,生机盎然。

"军中蹋鞠人穿域,门外吹篪客诧饧"两句,表现了边塞的戍卒与远行的旅人的不同境况。军营中的士兵在空旷的大地上嬉戏,声音传递至遥远的地方;而城门之外,有客人用竹笛吹奏着凄凉的曲调,引起路人的共鸣。

"今日太官还直具,多年私邸隔朝缨"一句,则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太官或许是指某种官方职务,诗人可能是在表达即使在忙碌的公务之中,也难以挽回岁月的匆匆。而“多年私邸隔朝缨”则透露出诗人的个人生活和情感世界,多年的居所与朝廷的联系似乎已经断裂。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春日风光、边塞生活及个人情感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细腻的观察力。

收录诗词(833)

宋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寓宿南宫言怀

始寓南台直,偏惊素籥霜。

悲秋真骑省,出沐愧山郎。

自许鸥机息,谁矜鹤胫长。

尘缁洛客袂,枌老汉人乡。

篝烛沈幽幔,翻经袭隐囊。

杯醪冰馀渌,砚滴泻寒光。

岁晚凋兰佩,风乾裂芰裳。

星乌绕枝倦,瑶草蔽庭荒。

道为虚心胜,情缘感物伤。

劳歌少悽恻,夷路即腾骧。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暑雨夕霁

天角残虹截暮晖,南楼风快暑烟微。

月波半露金枢穴,云叶全收玉女衣。

气爽戍楼孤鹊去,雾沈荒苑数萤归。

凉轩更作东山咏,何处庄环有世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暑雨初霁

日转西轩小雾开,羲皇高兴伴风来。

层云气润犹蒸础,残电光微不应雷。

曲沼清浑鱼对跃,暮帘明灭燕双回。

凭高更结京华恨,魂绕梁园旧吹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游大明寺

总辔出西坰,寥寥旭宇明。

丛冈森地秀,飞塔恍神行。

惠味沾仙露,疲心识化城。

远香来不断,空梵过犹清。

坐惜忘机晚,居惭緤组荣。

抚怀今古恨,高世友僚情。

顾慕群芳歇,徘徊极野平。

低云参驻盖,寒木隐前旌。

风转松添韵,霜馀菊挫英。

碧垂天势匝,红上日华轻。

垒废麇䴥乐,池荒雁鹜鸣。

宫垣除濞国,台址畏轩兵。

胜践欣同适,沈忧悔自婴。

理融无物我,神照罢将迎。

绚藻春供丽,投珍佩合声。

莫嗤三叹拙,聊谢两心倾。

形式: 排律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