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满江红·九日》由清代诗人胡骥所作,描绘了重阳节时的景象与情感。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听卖樵人,相劝道、今朝重九。” 开篇即以卖柴人的口吻,引出今日是重阳佳节,营造出节日的氛围。接着,“教羡杀、贫居巷陌,岁时偏有。” 表达了对普通百姓在节日中也能感受到快乐的羡慕之情。
“何处青山供眺望,举双白眼空搔首。”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站在山巅,眺望远方的景色,却只能以空虚的动作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感慨。接下来,“想南湖、三径七年来,荒芜久。” 通过想象南湖边的小径多年荒废,进一步表达了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哀愁。
“那满抱,丝缠藕。渐两鬓,风梳柳。” 这几句通过描述满怀抱负却如丝缠藕般难以解脱,以及岁月催人老,两鬓斑白如风吹柳絮,形象地表现了人生的无奈与沧桑。
“算百年好景,几开笑口。” 认为即使在美好的时光里,也难得展露笑容,流露出对人生苦短、欢乐稀少的感叹。“走马气雄台上客,看花味淡篱边叟。” 对比了年轻时的豪情壮志与年老后的淡泊宁静,展现了不同人生阶段的不同心境。
“信身名、各自有遭逢,斟吾酒。” 最后一句表达了对个人命运的接受与释然,通过饮酒来寄托情感,寻求心灵的慰藉。
整首词通过对重阳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百态的深刻思考,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