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赵鼎臣所作的《次韵夏倪均父见和辕字韵诗六首(其五)》。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西郊久旱无雨的忧虑,以及对雨水降临的热切期盼。
首句“西郊不雨屡占云”描绘了西郊长时间干旱,诗人多次观察天象,期待着雨水的到来。接着,“抚字区区志颇存”表明诗人关心民生,希望雨水能及时滋润土地,帮助百姓度过难关。
“未暇溉田如召父”借用典故,表达了诗人虽有心效仿召父般灌溉农田,但目前却无暇顾及,体现了现实的无奈。“翻愁告籴遣臧孙”则担心粮食价格上涨,百姓生活困苦,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愿闻滂沛流鸳瓦,相见欢呼动荜门”表达了诗人渴望大雨倾盆而下的愿望,希望雨水能够带来丰收,让百姓欢声雷动,充满喜悦。最后,“乞与高文讼风伯,卧龙何事敢停辕”则是诗人以文学的力量祈求风神降雨,同时也暗含了自己虽身在困境,仍坚持前行的决心。
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生活的深切关怀和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宋代士人忧国忧民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