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陈大章的《熊襄悯公墓(其二)》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熊襄悯公的深深敬仰和哀思。首句“罢阃归田后”描绘了熊襄悯公从官场退隐回乡的情景,暗示了他淡泊名利的高尚品质。次句“囊头对狱辞”则展现了他在面对困境时的坦然和无畏,即使在牢狱之中,也能保持尊严。
“孤忠传异代”赞扬了熊襄悯公忠诚无私的精神,他的事迹超越了时代,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野史记当时”进一步强调了他的事迹虽未被正史记载,但在民间流传,仍能体现其影响力。
“事与水云逝”表达岁月如流水般流逝,但熊襄悯公的事迹如同山水长存,永不磨灭。“名同日月垂”则比喻他的名声如同日月般永恒,光照人间。
最后两句“夕阳孤照外,犹树大明碑”以夕阳和孤碑的形象,象征着熊襄悯公虽然已逝,但他的精神如同夕阳余晖,依然照亮大地,一座座高大的丰碑矗立,铭记他的功绩。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既赞美了熊襄悯公的人格魅力,也寓含了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和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