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生南浦.题番禺屈翁山先生大均遗像

万壑奔涛诗衍派。心在诸陵,未许纲常坏。

日月升沈时不再。有人图像流天外。

归死罗浮休也慨。为宦为僧,当是神明代。

此际题词来下拜。斧斤偏向班门卖。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鉴赏

这首诗以“明月生南浦”为题,描绘了对番禺屈翁山先生大均遗像的崇敬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屈翁山先生的深刻缅怀与敬仰。

“万壑奔涛诗衍派”,开篇即以壮阔的自然景象喻指屈翁山先生的诗歌创作,其作品如同万壑中的奔腾波涛,激荡人心,展现出诗人的文学成就和深远影响。“心在诸陵,未许纲常坏”,表达了诗人对屈翁山先生坚守道德准则、维护社会秩序的崇高评价,认为他的精神如同守护陵墓的守护者,不容许任何破坏社会伦理的行为发生。

“日月升沈时不再”,以日月的更替比喻时间的流逝,强调屈翁山先生的影响力超越了时间的限制,其形象如同永恒的星辰,照亮后世。“有人图像流天外”,进一步赞美屈翁山先生的形象如同传说中的神仙,流传于天地之间,成为人们心中的典范。

“归死罗浮休也慨”,表达了诗人对屈翁山先生晚年归隐罗浮山的感慨,认为即便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屈翁山先生依然保持着高尚的情操和对文学的热爱。“为宦为僧,当是神明代”,则赞扬屈翁山先生无论是在官场还是出家为僧,都展现了非凡的智慧和人格魅力,是时代的精神领袖。

“此际题词来下拜”,点明了诗人此刻写下这首诗,是对屈翁山先生的致敬与膜拜。“斧斤偏向班门卖”,借用典故,暗指屈翁山先生的作品如同珍贵的艺术品,被后人争相追捧和传颂,同时也暗示了屈翁山先生在文学领域的卓越贡献和深远影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屈翁山先生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的深情回顾,表达了对这位伟大诗人的深切敬仰和怀念,同时也展现了清代文人对于文学传承和道德坚守的共同追求。

收录诗词(110)

陈步墀(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齐天乐.寄怀龙左臣明经朝辅广西,用姜白石韵

离怀梦断江郎赋。醒来尚闻君语。

昔日鮀城,今朝象郡,是我新添愁处。凭谁代诉。

况唧唧秋声,闷人机杼。

海外楼台,那堪此际说心绪。巴山依然夜雨。

奈骊歌唱去,难系桥杵。

天末风凉,双溪月落,定有相思同数。新词寄与。

好烦却凌波,递书神女。饭颗山头,莫吟诗太苦。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雨淋铃.芷云参军神交十载,今秋过港,舟中话旧,次柳屯田韵送君羊城

凉秋清切。乍相逢处,谈笑难歇。

期君更尽杯酒,河梁执手,匆匆舟发。

十载萍缘莫定,见时正悲噎。

问此去、何日归来,目断珠江绿波阔。

无人不道伤心别。况凄风、苦雨重阳节。

知音落落谁是,当唤汝、是天涯月。

好放团圆,应照陈蕃,卧榻悬设。

为尚有、千斛愁情,待向徐孺说。

形式: 词牌: 雨霖铃

买陂塘.自题《双溪词》

黯冥濛、满楼风雨。问谁来吊今古。

故家燕子知何在,又值落花春暮。心漫苦。

正如梦如烟,缭乱衷情絮。填词觅句。

借几个金铃,数声玉笛,哀断江头路。

天涯远,孰是骚坛盟主。萧刘应算同侣。

当年香粉依然好,吟到白头宫女。閒坐处。

定怨绿啼红,会说玄宗去。人间莫住。

便一卷泠泠,还须自爱,野鹤孤云趣。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绮罗香.护花铃

园卉千重,阑干六曲,色相和鸾差近。

小弄轻圆,忙到一宵声紧。

已生成、缀玉多情,休再道、司香无分。

替东风、著力扶持,几番迢递报花信。

蛛丝斜罩屋角,同是芳心挂处,飘残红粉。

寥落知音,说甚空中传恨。

恐狂蜂、浪蝶飞来,更燕子、衔将春尽。

怅高楼、疑雨孤鸣,梦回须细认。

形式: 词牌: 绮罗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