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上人以拳石植海松莳菖阳于四际苍姿秀色钟清气于几案间以为梅溪之野人赠兼惠诗章因与酬唱凡四首(其二)

处士何须种七松,剩栽海上绿髯龙。

灵根频灌苍如玉,黛色初抽软似茸。

蘸水小山形凿凿,引年昌歜节重重。

道人分得岁寒种,一洗梅溪憔悴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句“处士何须种七松”,以“处士”自比,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追求,认为不必刻意去种植松树来营造隐逸氛围,因为自然之美本身就足以令人沉醉。接着,“剩栽海上绿髯龙”,将松树比喻为“绿髯龙”,形象地描绘了松树在海边生长的姿态,既突出了松树的苍翠与生机,也暗示了其坚韧不拔的品质。

“灵根频灌苍如玉,黛色初抽软似茸”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松树的生长环境和形态。灵根象征着生命力,频繁的灌溉使松树的根部如同碧玉般苍翠,而新抽出的松针则柔软如绒,展现出松树的勃勃生机。

“蘸水小山形凿凿,引年昌歜节重重”中,“蘸水小山”描绘了松树在湿润环境中生长的景象,仿佛是小山被水浸润后更加鲜明。“引年昌歜节重重”则强调了松树年复一年,节节高升的生命力,昌歜在这里可能是指松树的枝干,重重复复,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延续。

最后,“道人分得岁寒种,一洗梅溪憔悴容”表达了诗人通过种植松树,不仅美化了自己的生活环境,也寓意着心灵的洗涤,如同梅溪(可能指梅溪村或梅溪河)在松树的映衬下,显得更加生机勃勃,不再显得憔悴。这里暗含了诗人对自然与心灵净化的追求,以及对隐逸生活的深刻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深深热爱,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力量和时间流转的思考。

收录诗词(2200)

王十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出生于乐清四都左原(今浙江省乐清市)梅溪村。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他以“揽权”中兴为对,中进士第一,被擢为状元,先授承事郎,兼建王府小学教授。以名节闻名于世,刚直不阿,批评朝政,直言不讳

  • 字:龟龄
  • 号:梅溪
  • 生卒年:1112-1171

相关古诗词

月上人以拳石植海松莳菖阳于四际苍姿秀色钟清气于几案间以为梅溪之野人赠兼惠诗章因与酬唱凡四首(其三)

禅杖西游睹万松,归栽九节伴苍龙。

何须偃盖藏龟甲,自可延年胜鹿茸。

赞老房幽看更好,昼公诗险和难重。

为师旦旦加浇濯,不遣尘埃上绿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月上人以拳石植海松莳菖阳于四际苍姿秀色钟清气于几案间以为梅溪之野人赠兼惠诗章因与酬唱凡四首(其四)

涧毛纤细荫青松,会见成仙与化龙。

孤屿两峰多臭味,一茎九节异香茸。

羡师得句侵澄观,顾我谈经愧叔重。

明日还家带沧海,园林小小可能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忏院种红蕉用宝印叔韵

新植灵根续蕙兰,缁林佳处占清闲。

深红应费化工染,浓绿疑从帝所颁。

正色可曾娱俗眼,晚英犹足慰衰颜。

它年解组归三径,多种青青满故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题佛阁三绝(其一)

佛阁阅人久,儒官涉世疏。

伽蓝真长者,容我半年居。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