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马太尉华山庄

别开池馆背山阴,近得幽奇物外心。

竹色拂云连岳寺,泉声带雨出溪林。

一庭杨柳春光暖,三径烟萝晚翠深。

自是功成闲剑履,西斋长卧对瑶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远离喧嚣,择山阴之地建馆,心灵得以接近幽静奇异的世界。
翠竹之色高接云端,连接着远处的山寺,泉水声中带着雨意,从溪边林间传来。
庭院里杨柳依依,春光温暖,小径深处烟雾缭绕,藤萝翠绿。
功成名就后,我只需闲逸地剑履无事,常在西斋静卧,悠然欣赏瑶琴之音。

注释

池馆:私人府邸。
山阴:山的北面,通常指幽静之地。
幽奇:幽静而奇特。
物外心:超脱尘世的心境。
竹色:竹子的颜色。
拂云:延伸到云层之上。
岳寺:山上的寺庙。
泉声:泉水的声音。
溪林:溪流边的树林。
一庭:满院。
春光暖:春天的阳光温暖。
烟萝:雾气笼罩的藤萝。
晚翠深:傍晚时分翠绿浓郁。
功成:事业有成。
闲剑履:无事挂心,轻松自在。
西斋:西边的书斋。
瑶琴:古代的一种美玉制成的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华山庄的生活景象。开篇“别开池馆背山阴,近得幽奇物外心”两句,设定了一个与世隔绝、接近自然之美的场所,反映出主人公追求超然物外的心境。

接着,“竹色拂云连岳寺,泉声带雨出溪林”两句,以诗意盎然的笔触描绘了山庄中的景致。竹子与云间相连,营造出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而泉水在雨中轻轻流淌,增添了一种静谧与生机。

“一庭杨柳春光暖,三径烟萝晚翠深”两句,则通过对春日温煦阳光下的杨柳和暮色中的花草的描写,表现了时间流转中自然界的变化,以及主人公对这些景象的细腻感受。

最后,“自是功成闲剑履,西斋长卧对瑶琴”两句,透露出诗人在功业完成后,选择了隐居山林,以剑履(剑和鞋)为伴,长时间地躺在西斋,对着瑶琴沉浸于艺术的享受之中。这不仅反映出主人公对修身养性的追求,也体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归隐自然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情感抒发,展现了一个超凡脱俗、与自然合一的生活理想。

收录诗词(102)

刘沧(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生卒年均不详,比杜牧、许浑年辈略晚,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体貌魁梧,尚气节,善饮酒,好谈古今,令人终日倾听不倦。公元854年(大中八年),与李频同榜登进士第。调华原尉,迁龙门令。沧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为公元854年(宣宗大中八年)进士。据 《唐才子传》,屡举进士不第,得第时已白发苍苍

  • 字:蕴灵
  • 籍贯:汶阳(今山东宁阳)

相关古诗词

题书斋

一日不曾离此处,风吹疏牖夕云晴。

气凌霜色剑光动,吟对雪华诗韵清。

高木宿禽来远岳,古原残雨隔重城。

西斋瑶瑟自为侣,门掩半春苔藓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题天宫寺阁

丹阙侵霄壮复危,排空霞影动檐扉。

城连伊水禹门近,烟隔上阳宫树微。

天敛暮云残雨歇,路穿春草一僧归。

此来闲望更何有,无限清风生客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题王母庙

寂寥珠翠想遗声,门掩烟微水殿清。

拂曙紫霞生古壁,何年绛节下层城。

鹤归辽海春光晚,花落闲阶夕雨晴。

武帝无名在仙籍,玉坛星月夜空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题王校书山斋

猿鸟无声昼掩扉,寒原隔水到人稀。

云晴古木月初上,雪满空庭鹤未归。

药囿地连山色近,樵家路入树烟微。

栖迟惯得沧浪思,云阁还应梦钓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