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山河十二罢纵横,松柏空余哀怨声。
莫向穷荒吊秦垒,田家先已筑长城。
这首诗描绘了山河沧桑变迁后的景象,"十二罢纵横"暗示历史的兴衰更迭,曾经的繁华已成过往。松柏的存在仿佛在低语着哀怨,它们见证了历史的痕迹。诗人劝告不要徒然去穷荒之地凭吊秦朝的遗迹,因为农民已经在自家的土地上筑起了新的防线,象征着民间力量和坚韧的生活态度。整体而言,这首诗寓言性强,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民间力量的深沉思考。纪迈宜以清代文人的视角,借长城这一历史符号,展现了对时局的独到见解。
不详
康熙甲午举人,官泰安知州。有《俭重堂集》
雪压千山照眼明,茫茫浦溆叶舟横。
鸟飞欲绝人踪灭,惟听枯芦折有声。
尽日炊烟冷钓矶,暂移短棹未言归。
忽惊白鹭冲船起,恰映江天一色飞。
共是悲秋客,停云滞异乡。
雁书来杳杳,花信去堂堂。
小筑幽栖地,高斋爽气凉。
何时重把酒,离绪诉偏长。
游山慕谢公,此愿矢自昔。
荏苒阅三载,始著登临屐。
秋爽最宜人,寥廓豁心迹。
枯僧不谈禅,历历指古迹。
山形变态多,丹厓间白石。
仰视飞鸟翔,去天不盈尺。
俯瞰大江流,洪涛迅潮汐。
月明一线白,树黯双峰碧。
胜游续登高,信宿穷幽僻。
相约待重来,攀萝蹑仙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