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钟山山上亦僮僮,吏课何妨使种松。
还似农桑分殿最,亦如榆柳计功庸。
初时出土平如荠,后日横空矫似龙。
每见路傍多合抱,不知手植是谁侬。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林风光图景,通过对松树生长过程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赞美。钟山山上的松树像孩子们一样活泼可爱,而吏役所定的课税并不妨碍人们种植这些松树。这两者之间似乎就像是农桑(指农业与纺织业)分庭抗礼,榆柳计算功绩一般。
诗人通过“初时出土平如荠,后日横空矫似龙”几句,生动地描绘了松树从幼小到成长的过程。刚开始的时候,它们像萝卜一样匍匐在地面,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便如同腾飞的龙一般,挺拔而立。这不仅展示了自然界中生命力与变化,还隐喻了人世间事物的成长和发展。
最后,“每见路傍多合抱,不知手植是谁侬”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些松树的种植者身份的好奇。每当看到路边成排的松树,诗人都会想象它们可能是由某位不知名的人精心栽培的,但这个问题最终成了一个谜。
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清新脱俗,充分体现了宋代文人淡泊明志、寄情山水的情怀。
不详
城中那有大川行,惟有秦淮入帝城。
十里牙樯并锦缆,万家碧瓦与朱甍。
船多直使水无路,人闹不容波作声。
流到石头方好去,望中渺渺与云平。
桑林倒影媚晴川,中有蚕堂半燠寒。
翟茀先期移过此,鞠衣拂晓定来看。
未眠曲薄心方急,已洗缲盆事始宽。
瞻彼北宫犹若此,田家妇子可偷安。
出郭无多远,登山有许高。
旧游曾到处,此地足称豪。
日月真双毂,关河等一毫。
松篁知我意,故与北风鏖。
见说当持百尺梁,四围修竹翠云长。
正当盛暑都无热,不有薰风亦自凉。
那与人间同日月,直疑天上两阴阳。
有时更取龙皮浸,凛凛如飞六月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