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长安飞雨洒轻埃,万户千门画里开。
雾树稍迷蓬阁观,烟丝犹袅建章台。
故园红药谁同赏,旅榻青苔客不来。
莫怪残春倍惆怅,一山风景各衔杯。
这首明代诗人朱曰藩的《对雨柬徐杨二先辈》描绘了长安雨后如画的景象。首句“长安飞雨洒轻埃”形象地写出雨点轻柔地洗净尘埃,营造出清新宁静的氛围。接下来,“万户千门画里开”则展现出雨后京城建筑在朦胧烟雨中的美丽,如同画卷般展开。
“雾树稍迷蓬阁观,烟丝犹袅建章台”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雨后的朦胧景色,雾气笼罩着蓬阁和建章台,增添了神秘与诗意。诗人借此表达了对故乡红药无人共赏的遗憾,以及自己旅居他乡,友人未至的孤独。
最后两句“莫怪残春倍惆怅,一山风景各衔杯”,诗人感叹春天将尽,自己独自面对美景,倍感惆怅。然而,即使相隔遥远,他们仍能想象彼此在各自的地方欣赏这山中美景,仿佛同饮一杯酒,共享这残春的哀愁。
整首诗以雨为媒介,抒发了诗人对故园的思念和对友情的珍视,展现了明朝文人士大夫的情感世界。
不详
宝应人(今江苏省宝应县),朱应登之子。生卒年不详,约明世宗嘉靖三十年前后在世。登嘉靖二十三年(公元一五四四年)进士。历官九江府知府。曰藩隽才博学,以文章名家。有《山带阁集》三十三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江花江草净春烟,北望空怀乘兴船。
水国人家种杨柳,清明士女竞秋千。
客厨未乞龙蛇火,旅食频催犬马年。
遥想风流王柱史,西台银烛柘枝颠。
五月江门暑气鲜,水祠箫鼓赛龙船。
最怜别权当官路,不碍归云入洞天。
楼阁两山摇碧落,杨梅千涧泻红泉。
葛裙纱帽吟长夏,莫拟平原赴洛篇。
沙溪雨过渐通潮,新涨朝来拍小桥。
九曲湖堂藏窈窕,数株门柳伴逍遥。
时鱼馔客烹芦笋,海鹤惊人起稻苗。
饮罢中庭不成寐,夜阑河汉正寥寥。
阁道中宵急雨鸣,遥怜牛女渡河情。
吴台惊鹊飞来重,长信流萤洗后明。
不谓金壶能续漏,祇缘玉箸剩沾缨。
江湖亦有佳期隔,愁见兰涛混太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