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赠唐魏公》由清代诗人王涛所作,通过对不同人物形象的描绘,展现了社会百态与人性的复杂。开篇以“辕驹”、“寒猬”、“市儿”等形象对比,揭示了社会中不同个体的处境与心态,其中“辕驹苦局促,寒猬多羞缩”描绘了身处困境之人的无奈与自卑,“市儿眼如豆,群疑偏满腹”则讽刺了市井小民的狭隘与猜疑。接着,诗人笔锋一转,赞扬了“多君挺英姿,天马脱羁束”的主人公,以其“雄辩惊四筵,高谈折五鹿”的才华横溢,赢得了众人的敬佩与信服。
诗人通过“闻者舌尽挢,言出人人服”表达了对主人公口才与智慧的高度赞赏,进一步强调其影响力之大,甚至“石画如刳竹”,比喻其言论如同刻在竹简上的文字,深入人心。然而,诗人在赞美之余,也透露出主人公在官场中的辛劳与疲惫,“一官聊摄间,舌敝颖亦秃”,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
最后,诗人以“愿垂竹帛名,志不在食肉”表达对主人公追求名声而非物质生活的钦佩,预示着主人公未来的成就与影响将被历史铭记。诗中“会当携巨觞,对君洗尘俗”则寄托了诗人希望与主人公共享欢愉,摆脱世俗束缚的愿望。结尾“同登光岳楼,齐鲁归洞嘱。岱峰云荡胸,东海日初浴”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观,象征着主人公与诗人的精神追求与理想境界,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