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梁储为送别使节湛元明出使交趾而作。诗中描绘了湛元明远行的壮丽景象与深厚的人文情怀。
首句“千顷波前蚤濯缨”,以开阔的视野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湛元明在波涛万顷的大江上洗濯帽缨的场景,寓意其清正廉洁、志向高远的形象。接着,“士林原重使君名”一句,点明湛元明在士林中的崇高声望,表达了人们对他的敬仰之情。
“不辞远道传天语,要使遐方共太平”两句,进一步赞扬了湛元明不畏艰难、勇于担当的精神,以及他出使的目的——为了传播天子的旨意,实现边疆地区的安宁与统一。
“穗石冠裳迎驷马,渴江鱼鸟迓千旌”描绘了湛元明出使时的盛大场面,穗石、冠裳、驷马、鱼鸟、千旌等元素,既展现了隆重的礼仪,也象征着湛元明受到的热烈欢迎与尊崇。
最后,“明年北雁将归日,莫忘群公属望情”表达了对湛元明的深切期待与祝福,希望他能够平安归来,并且不忘众人的期望与支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湛元明作为使节的高尚品格与使命担当,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其出使的深切关怀与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