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捲雪奇观千丈澜,诗情撩动未应悭。
却收浙右三年梦,仍对淮南数尺山。
靴板随人元自漫,田园觅去正须閒。
风樯独立看飞燕,家在孤云落照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风光图景,同时也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和生活状态。开篇“捲雪奇观千丈澜”一句,通过“捲雪”这一动作,展现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仿佛读者也能亲眼目睹那壮观的山川之美。此处“奇观”二字,不仅指自然景观的罕见,更有诗人内心世界的震撼。
接着,“诗情撩动未应悭”一句,表达了诗人面对这等壮丽景色时,内心涌动的激情和灵感,这种创作欲望是如此强烈,以至于没有丝毫吝啬之意。
“却收浙右三年梦”则是一种转换,诗人将视线从宏大景观中抽离,回到自己的生活经历,“三年梦”可能象征着一段时间的追求或是等待,而“却收”二字,则显示出一种收束和结束。
紧接着,“仍对淮南数尺山”又是一种回归,诗人似乎在比较自己曾经的梦想与现实中的小小成就。淮南之地,以山为景,虽不及“千丈澜”的壮丽,却也自有其美。
“靴板随人元自漫”一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描写,传达出一种从容不迫的生活态度。诗人似乎在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地,只要心态平和,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自由和悠然。
“田园觅去正须閒”则是一种对现世安稳生活的向往,通过寻找田园生活的意象,表达出诗人对于简单自然生活的一种渴望。这里,“觅去”和“须閒”,都透露出一种悠闲自得的情怀。
最后两句,“风樯独立看飞燕,家在孤云落照间。”则是一幅静谧的画面:诗人独自站在风中,观赏着天空中的燕子飞翔,同时心中有一个归宿——“家在孤云”,这种归属感是如此的安稳和温暖。这里,“落照”二字,更增添了一种岁月静好的氛围。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多变,同时也展现出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态度和追求。
不详
颇爱晚凉出,适当秋霁初。
丰年田父语,乔木野人庐。
畦稻根根直,池荷叶叶疏。
冷官无事业,归舍了残书。
福地何萧爽,真祠自杳冥。
栋梁传曩昔,草木带仙灵。
雾市朝仍合,云扉夜不扃。
天风吹玉磬,应是诵黄庭。
慇勤雪色鹿,报我上空濛。
老鹤三山客,苍松百岁翁。
洞云浮地出,池水与江通。
仙榼无多酌,逡巡两颊红。
少年一口吸西江,圣处端能走季咸。
净观清泠横一水,远怀孤秀揖千岩。
溪云卧久看频度,山日谈馀讶半衔。
便欲瘦筇来问讯,上方应恐隔仙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