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道吾雷迁塔在石霜

祖师灵骨见应难,霹雳声中过别山。

父子祇缘机不密,翻成千古是非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翻译

想要找到祖师的灵魂遗骨恐怕很难,他在雷鸣声中已越过了别的山峰。
父子间的纠葛只因机密泄露,这反而成为千百年来争议不断的话题。

注释

祖师:指有道行或创立宗派的高人。
灵骨:指修行者的遗骨,象征其精神或信仰。
应难:难以寻觅,不易找到。
霹雳:雷电,比喻强烈的震撼或变故。
别山:另一座山,这里可能象征着时间或空间的转移。
祇缘:只因为,由于。
机不密:秘密泄露,计划或行动被知晓。
翻成:反而变成。
千古:千百年,长久的时间。
是非关:争议或是非之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智愚所作的《礼道吾雷迁塔在石霜》中的片段。诗人以祖师灵骨为引,描述了一幕神秘而富有戏剧性的场景。祖师的遗骨似乎难以寻觅,伴随着雷鸣般的震动(可能是塔迁移时的自然现象),穿过了山脉。接下来,诗人暗示了一个故事:父子之间因为某种机密的泄露或失误,导致了深远的影响,使得这段历史成为了千百年来人们讨论是非的话题。

诗中寓言性强,通过祖师塔的迁徙和背后的事件,表达了世事无常以及因缘巧合对人生命运和社会评价的深刻影响。智愚和尚借此诗展现了禅宗对于因果律和世间纠葛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545)

释智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陈。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 号:虚堂
  • 籍贯:四明象山(今属浙江)
  • 生卒年:1185年—1269年

相关古诗词

立禅人平山

依依远势接云根,有路何曾气急人。

泽广既知藏不得,异花灵草自生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立藏主之三衢

一会灵山已七年,寸心如铁鼻辽天。

无端归去思前事,话到柯消石也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床屏怪松

蛟干虬枝巧作蟠,鳞鳞鬣鬣自生寒。

卧间不致为妖去,只就涛声起处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回雁峰晚望

孤筇影落清湘外,看尽归云敛复翔。

身世悠悠心自许,几回到此立斜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