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边行一百五日同总尹张彦亨赴小边口相视河流回马上偶作此诗

北趋小边相河害,坐看长堤惊裂坏。

中流忽起刘子叹,疏浚神功思禹大。

忆当残金竟河界,两涯峡束如萦带。

灵鼍万鼓动地来,汹汹声闻千步外。

堤防不议四十年,河行虚壤任徙迁。

乃今去京无一舍,冲波南卧翻鲸鳣。

今年筑堤捍渰水,明年卷扫防洄渊。

涛头况与酸枣直,南北高下尤相悬。

既非经渎久远计,徒费民力妨农田。

正有避移策上闻,放之旷野从奔冲。

不然建议以土湮,大堤缕水横西东,楗以木石束逾钟。

递河东去过京角,此是永逸无穷功,作诗拟达宣房宫。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王恽的《小边行》描绘了对黄河治理的深切关注与思考。诗中通过描述黄河的险恶与破坏力,以及历史上对黄河治理的努力,展现了诗人对水利建设的深刻见解。

首句“北趋小边相河害”,点明了黄河作为北方边疆的威胁,其洪水泛滥给沿岸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灾害。接着,“坐看长堤惊裂坏”描绘了堤坝在洪水冲击下崩溃的场景,形象地展示了黄河的破坏力。

“中流忽起刘子叹,疏浚神功思禹大”两句,借古喻今,提到古代大禹治水的神功,表达了对古人智慧的敬仰,并暗示了对当前治理黄河的期望和反思。

“忆当残金竟河界,两涯峡束如萦带”通过回忆历史上的黄河治理,形象地描绘了黄河两岸峡谷的壮观景象,同时也反映了治理黄河的艰巨性。

“灵鼍万鼓动地来,汹汹声闻千步外”运用夸张手法,生动描绘了黄河洪水的震撼力量,仿佛万鼓齐鸣,声音传遍千里。

接下来的几句“堤防不议四十年,河行虚壤任徙迁”揭示了过去四十年间黄河治理的缺失,堤防未得到妥善维护,导致河水随意迁移,给人民生活带来不稳定。

“乃今去京无一舍,冲波南卧翻鲸鳣”描述了当前黄河水势的严峻情况,洪水冲刷着远离京城的地区,破坏力惊人。

“今年筑堤捍渰水,明年卷扫防洄渊”表明了政府对黄河治理的决心,采取措施加固堤防,防止洪水泛滥。

“涛头况与酸枣直,南北高下尤相悬”通过对比,强调了黄河水位的不均衡分布,以及对不同地区的不同影响。

“既非经渎久远计,徒费民力妨农田”表达了对过去治理黄河策略的反思,认为这些策略并未能长久解决根本问题,反而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影响了农业生产。

最后,“正有避移策上闻,放之旷野从奔冲”提出了一种新的治理思路,即通过改变水流方向,将洪水引导至更广阔的区域,减少对人类居住区的影响。

“不然建议以土湮,大堤缕水横西东,楗以木石束逾钟”进一步阐述了具体的治理方案,包括利用土方填塞河道、修建大堤并用木石加固等方法。

“递河东去过京角,此是永逸无穷功,作诗拟达宣房宫”总结了治理黄河的长远目标,希望最终能够实现永久性的解决方案,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并以此诗传达给治理黄河的决策者。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黄河治理的深入思考和对人民福祉的关切,也体现了元代文人对于国家大事的关注和责任感。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比喻,诗人成功地传达了对黄河治理的迫切需求和对未来解决方案的期待。

收录诗词(456)

王恽(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朝著名学者、诗人兼政治家。一生仕宦,刚直不阿,清贫守职,好学善文,成为元世祖忽必烈、元裕宗真金和元成宗皇帝铁穆耳三代著名谏臣。其书法遒婉,与东鲁王博文、渤海王旭齐名。著有《秋涧先生全集》。散曲创作,今存小令41首。大德八年六月二十日,在汲县去世,终年七十八岁

  • 字:仲谋
  • 号:秋涧
  • 籍贯:卫州路汲县(今河南卫辉市)
  • 生卒年:yùn)(1227—1304年7月23日

相关古诗词

梦陈节斋

花枝入帘春梦香,游丝翻空清昼长。

今年寒食客梁苑,追忆往事心彷徨。

前年考试登兹堂,陈侯馆予罗酒浆。

拊床高咏逸兴发,不觉灯前大雨声淋浪。

生平胸臆向予尽,使我肝胆争开张。

重来物是人不复,夜梦见之昼微茫。

谁期此会乃死别,刬血不灭吴云苍。

揽衣起行步落月,梅影满庭空断肠。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滹沱流澌行

王郎何人著柘黄,欲与赤伏争翱翔。

汉炎中断天复炽,肘后顽石胡为光。

萧王挥戈指幽蓟,战血满野风尘苍。

募兵返得市人噱,当时南驰亦苍皇。

鸢鞮城东滹水长,北风烈烈天雨霜。

前驱候骑两失色,河虽流澌无可航。

兔肩麦饭未下咽,大冰横合坚于梁。

古称王者阨不死,淮陵一言殆天使。

赤龙已渡凌四开,白鱼跃舟未逾此。

坛亭王气如水清,妖彗邯郸死灰耳。

彼苍有意开真主,固令若辈先驱处。

君看陇蜀最健者,一旦等蛙终汉虏,王郎区区安足数。

苍茫此日龙华渡,漠漠野烟生绿树。

留在长河阅世人,万古朝宗浩东骛。

形式: 古风

义侠行

君不见悲风萧萧易水寒,荆轲西去不复还。

狂图祇与蝥蛛靡,至今恨骨埋秦关。

又不见豫让义所激,漆身吞炭人不识。

劘躯止酬一己恩,三刜襄衣竟何益。

超今冠古无与俦,堂堂义烈王青州。

午年辰月丁丑夜,汉允策秘通神谋。

春坊代作鲁两观,卯魄已褫曾夷犹。

袖中金锤斩马剑,谈笑馘取奸臣头。

九重天子为动色,万命拔出颠崖幽。

陂陀燕血济时雨,一洗六合妖氛收。

丈夫百年等一死,死得其所鸿毛輶。

我知精诚耿不灭,白虹贯日霜横秋。

潮头不作子胥怒,地下当与龙逢游。

长歌落笔增慨慷,觉我发竖寒飕飕。

灯前山鬼忽悲啸,铁面御史君其羞。

形式: 古风

入奏行美圣政而重民急也

君不见燕南饥民行且泣,膏泽屯来三百日。

蚕沙齧尽木皮空,剉末草根充糗食。

追胥星火县帖严,官不汝怜需税石。

人生乡土孰不恋,一殍迫临那得惜。

扶羸载瘠总南逋,鹘面鸟形犹努力。

比之坐毙不相保,趁熟庶几延旦夕。

刑司府解两虚文,道路无言空叹息。

吾皇德并唐虞圣,轸虑斯民期日靖。

传闻一介或可相,不问草茅分政柄。

因思治道责有归,未洽鸿熙臣下病。

才丰禄秩即患失,又以材疏难仰称。

蹲而不去噤无声,老凤饥乌同一證。

西台入奏沃渊衷,蹴踏群疑开善政。

尽蠲秋赋出御女,百色支供皆省并。

若稽黄屋帝尧心,一语乂安无不听。

万方欢喜声一概,远过汉家宽大令。

三钱斗米说开元,二税户除闻大定。

限田固是平世法,未免区区与民竞。

况今江淮岁入数不赀,经画有方财恐剩。

人和天地气自舒,一雨行随明诏应。

老癃扶杖愿少留,又赖鸿恩拯县罄。

两河千里麦青青,预贺有年天子庆。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