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西迹诸山

寻山不厌深,远与白云合。

云山互周遭,一气想输纳。

团团明镜围,点点青螺匝。

阴晴换朝昏,清景赴遥睫。

人家梅花市,数里香复沓。

溪回晓烟迷,径转残雪踏。

佳游及春归,携屐兴屡惬。

林峦启仙姿,洞府谢尘劫。

指顾三山椒,霞气在巾屟。

竟思骖青鸾,一笑左神接。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褚廷璋的《寻西迹诸山》描绘了一幅幽深而壮丽的山川画卷。首句“寻山不厌深”,表达了诗人对山水之美的深深追求和无尽探索。接下来的诗句“远与白云合”、“云山互周遭”展现了山势与云雾交融的景象,仿佛天地一气,浑然天成。

“团团明镜围,点点青螺匝”运用比喻,将山峦比作明镜和青螺,形象地描绘了山峰的秀美和层次感。随着时间和天气的变化,“阴晴换朝昏,清景赴遥睫”,诗人感受到山景的多变之美,无论是清晨的薄雾还是傍晚的霞光,都让人心旷神怡。

“人家梅花市,数里香复沓”则转向人间烟火,梅花盛开的市集香气四溢,增添了生活气息。沿途的溪流、晓烟和残雪,更显出诗人游历的足迹和季节的流转。“佳游及春归,携屐兴屡惬”表达了诗人游山玩水的愉悦心情,春天的归来使他兴致盎然。

最后,诗人想象自己置身仙境,“林峦启仙姿,洞府谢尘劫”,仿佛进入了超凡脱俗的世界。他遥望远方的三座仙山,霞光缭绕,心生向往,甚至期待能乘着青鸾飞翔,与神仙相会,表达出对自然和超然境界的深深向往。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富有诗意。

收录诗词(19)

褚廷璋(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自恩县至平原县途间积水

官衢积行潦,绕径出禾亩。

纵横贸东西,登顿失前后。

露叶纷拂面,风条乱捎肘。

纡回深丛间,屡误问野叟。

大河仍前横,半浸堤上柳。

肩舆随波轩,拥卫戴而负。

鸦飞类衔尾,猱度象接手。

侧踔泥径横,斜奔石坡陡。

一里迟及三,十步危得九。

少焉赴夷涂,孤塔露平阜。

村场转碌碡,篱案杂盆缶。

瞥见贵客来,喧骇乃鸡狗。

就阴老树根,晚风动林薮。

暂解从役烦,一掬清入口。

方塘水含漪,嫩碧剪秋韭。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自太湖县至宿松县境

乍入松滋雨似油,小姑想像髻光浮。

秋云万本枫香驿,野水三篙桑落洲。

官冷漫劳双弩候,主贤虚借八行酬。

明晨吴楚分南北,灊皖龙眠是旧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朱亭

一簇人烟密,沿缘杜若洲。

市门低有树,山屋迥成楼。

网影斜阳漏,帆痕宿雨收。

最宜春水活,槛外狎凫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沅陵道中观夹岸诸山奇秀可喜

绿波如美人,名山似良友。

故交萦梦寐,家山别已久。

兹晨觌群皱,若揖若招手。

彷佛会面初,合志托侪耦。

或泽如少年,或苍如耆耇。

或好如自爱,或奇如独负。

或如望矫足,或如思頫首。

或如吟耸肩,或如笑哆口。

或据厂如坐,或连冈如走。

或戴树如冠,或垂藤如绶。

貌或庄且严,品或端更厚。

质或理而文,气或静以寿。

左右应不暇,仓猝遇惟偶。

拟翻志乘名,一一记谁某。

山花知我来,烂漫吐红黝。

山鸟知我来,啾啁竞呼雊。

山云知我来,滃郁自纷纠。

山灵知我来,万象各开剖。

昌黎赋《南山》,卓荦得未有。

我笔弱不振,报之愧琼玖。

层峦影摇江,一别清且浏。

俯窥明镜妆,亦不我訾丑。

山川能娱人,有美且兼受。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