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判府陈秘丞(其二)

向来一榻下南州,此事无传阅几秋。

顾我风流非孺子,乃今天幸事王侯。

颓波甚矣谁能返,砥柱岿然好镇浮。

唤起东湖风月梦,请为榱桷备兼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徐鹿卿所作,名为《上判府陈秘丞(其二)》。诗中描绘了对陈秘丞的赞美与敬意,同时也表达了对当前社会风气的反思。

首句“向来一榻下南州”,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陈秘丞在南州的低调生活,暗示其虽身处高位,却能保持谦逊和低调。接着,“此事无传阅几秋”则表达了对这种高尚品质的赞赏,同时感叹这样的事迹在历史长河中可能被遗忘。

“顾我风流非孺子,乃今天幸事王侯。”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自己与陈秘丞,强调了陈秘丞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官员,更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君子。他不仅在位时能为百姓谋福利,更是品德高尚,堪比古代的贤王。

“颓波甚矣谁能返,砥柱岿然好镇浮。”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当时的社会风气比作波涛汹涌的大海,而陈秘丞则是屹立不倒的砥柱,稳定了动荡的局面,象征着他的影响力和正直品格。

最后,“唤起东湖风月梦,请为榱桷备兼收。”诗人希望陈秘丞能像东湖的美景一样,唤醒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并且愿意为陈秘丞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共同维护和传承这种高尚的品质。

整首诗通过对陈秘丞个人品质的赞美,以及对社会风气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对高尚人格的崇尚。

收录诗词(204)

徐鹿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文学家、藏书家。生于宋孝宗乾道六年,卒于理宗淳祐九年,年八十岁。博通经史,以文学著名乡里。嘉定十六年,(公元一二二三年)廷试进士,调安南军学教授,复申理义之学。入为枢密院编修官。时刘克庄、王迈、方大琮皆因事被黜,他作诗赠之,并为弹劾。太学诸生作四贤诗美之。累官吏部侍郎,提举鸿禧观致仕。及卒,谥清正。鹿卿著有泉谷文集及奏议、讲议等,《宋史本传》传于世

  • 字:德夫
  • 号:泉谷
  • 籍贯:隆兴丰城(今江西省丰城市白土镇后泉村)
  • 生卒年:1170—1249

相关古诗词

酬温户见和首篇

南来冠盖总名流,契合全忘是宦游。

清甚夜寒金井露,莹于霜晓玉壶秋。

梅关景物诗陶写,莲幕风流酒劝酬。

只恐乌罗留不住,汉庭山立看扬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酬陈太庾(其一)

后来令尹职承流,君亦牛刀岭阯游。

和气满城桃醉雨,仁风四野麦先秋。

陈玄谱在交逾固,毛颖功多赏未酬。

抚字劳心古如此,不须为米便归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酬陈太庾(其二)

英声猎猎满山州,翠剡飞来鹗在秋。

父母视民非俗吏,子男分土列诸侯。

篇诗捲送骊珠烂,杯酒相从蜡味浮。

不必即人人即我,定知瑚琏合当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酬何学宾(其一)

商山黄绮信清流,自合相从鹤禁游。

邺架烂观三万轴,庄椿行老八千秋。

高怀莫遣群儿觉,佳句那无半语酬。

我亦诸侯老宾客,更将墨守问何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