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池寺蒲石

底有贪奇意,吾行亦偶然。

寻泉经绝壑,看石到幽禅。

鸟语前林日,鸡声曲巷烟。

偶逢樵客歇,共坐偃松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偶然探访龙池寺的经历,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首句“底有贪奇意,吾行亦偶然”,开篇即透露出诗人并非刻意寻访,而是出于对未知的好奇与探索之心,偶然间踏入了这片神秘之地。这种不经意间的发现,往往能带来更为深刻的感受和体验。

接着,“寻泉经绝壑,看石到幽禅”两句,描绘了诗人探寻之路上的景色。泉水潺潺,穿越深邃的峡谷,石径蜿蜒,引人至一处静谧的禅院。这里不仅有自然的美景,更有心灵的宁静与超脱,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鸟语前林日,鸡声曲巷烟”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宁静与生机。阳光透过树梢,洒在地面上,鸟鸣声此起彼伏,仿佛是大自然的交响乐。而远处曲巷中传来鸡鸣,炊烟袅袅升起,展现出一幅田园牧歌式的画面,让人感受到生活的平和与美好。

最后,“偶逢樵客歇,共坐偃松边”一句,诗人遇到了山中的樵夫,彼此间的一次偶然相遇,却让这次旅行更加丰富。他们一同坐在偃松(倒下的松树)旁,分享着彼此的故事与生活,这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增添了旅途的意义,也体现了社会的温暖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生活真谛的感悟,同时也传达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收录诗词(255)

何中(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刘太博挽词三首(其一)

恳款忧危国,从容友大臣。

竟孤婴臼志,遂作绮园身。

名节非无寿,乾坤更有人。

堂堂天下士,何必画麒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刘太博挽词三首(其二)

妙悟通群圣,微言刺六经。

千年遗此老,四海□先生。

文字空传迹,知闻谩敬名。

岂无房杜者,犹足致隆平。

形式: 五言律诗

刘太博挽词三首(其三)

如许龙门近,胡宁忍阔疏。

不为终古别,讵信此生虚。

未始壶丘学,颇知扬子书。

向来香一瓣,薄命竟何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雨馀桂花盛开

搔首发清磬,开扉啼早鸦。

西风一夜雨,丹桂满林花。

老托心犹壮,愚云识有加。

平生读书眼,閒送晓天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