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王翰所作的《奉教和秋日四题(其二)秋信》。诗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传达了秋天的到来。首句“寒来消息是谁传”,以设问的方式,暗示秋意渐浓的信息由金井边的梧桐叶最先传递,富有诗意。接下来,“残暑已消团扇底”形象地写出暑热消退,人们开始使用团扇纳凉的情景;“新凉才到短檠前”则写出了夜晚读书时感受到的初秋凉意。
诗人进一步通过“问详多在蛩声里”表达出秋夜的静谧,秋虫的鸣声透露着季节的转换;“寄远常从雁影边”则寓言了秋雁南飞,引发人们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最后两句“流浪浮生都不觉,知机林外有鸣蝉”,诗人感叹于时光流转,自己沉浸在生活的琐碎中,直到听到林外蝉鸣,才意识到秋已深,生活如流。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秋信为线索,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生活细节,展现了诗人对季节更替的敏感与感慨,以及对人生的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