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锦回文

君不见秦州城中双蒂花,春风吹散著流沙。

流沙千萦复万转,织入綵机歌不断。

歌不断,可奈何,人生富贵忧患多。

不如穷山馌田妇,白头不识迁移苦。

形式: 古风

翻译

你没看见秦州城中的两朵连生花,春风轻轻吹过,如同流沙般飘散。
那流沙千回百转,仿佛编织在彩色的织机上,歌声不断。
歌声虽不断,又能如何,人生中富贵与困苦总是相伴而行。
相比之下,不如那深山中的农妇,她们白头到老,从未经历过迁徙的辛劳。

注释

秦州城:古代地名,今甘肃省天水市一带。
双蒂花:指并蒂莲,象征夫妻恩爱或吉祥。
流沙:沙漠中的松散沙粒,这里比喻时光流逝。
綵机:彩色的织布机,代指纺织劳动。
馌田妇:给田间劳作的人送饭的妇女。
迁移:指搬家、辗转他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秦州城中的奇特景象,双蒂花在春风中飘散,如同流沙般漫延,形成了一幅动态的画面。诗人借流沙的千回百转,象征人生的曲折与无常,织入机杼的歌声不断,寓意着世事如梭,时光荏苒。

"歌不断,可奈何"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富贵与忧患交织,令人无奈。诗人将富贵之人与穷山田野间的农妇相比,后者虽然生活简朴,却不知迁移之苦,显得更为安宁。整首诗寓言深刻,通过织锦回文的形式,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平凡生活的赞赏。戴表元作为宋末元初的文人,其作品常常蕴含深沉的人生体验和对社会现实的洞察。

收录诗词(485)

戴表元(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范文正公黄素小楷昌黎伯夷颂盖宋皇祐三年十一月在青社所书以遗京西转运使苏公舜元者也后二百四十年大兴李侯戡得此本于燕及南来守吴乃文正公乡里即访公子孙以畀之范氏喜而索诗为赠

有耳不听《下里巴人》,有手不写《剧秦美新》。

天生灵物寄我体,可惜秽弃同埃尘。

清风百世希文老,一字流传今是宝。

谁知堂堂伯夷颂,曾借春晖发枯槁。

韩子也复英雄姿,冰寒斗峻馀文辞。

吹嘘自起北海隐,脍炙聊慰西山饥。

天荒地老精灵在,处处江湖红散彩。

青离孔氏忽自归,今遇龚侯如有待。

世情爱古兼爱奇,书奴满眼非吾师。

请君焚香盥手拜此帖,归洗人间儿女痴。

形式: 古风

采藤行

君不见四明山下寒无粮,九月种麦五月尝。

一春辛苦无别业,日日采藤行远冈。

山深无虎行不畏,老少分山若相避。

忽然遇藤随意斫,手触藤花落如猬。

藤多力困一颦呻,对面闻声不见人。

日昃将来各休息,妻儿懒拂灶中尘。

须臾叩门来海贾,大藤换粮论斛数。

小藤输市亦值钱,籴得官粳甜胜乳。

明朝满意作晨炊,饱饭入山须晚归。

南村种麦空早熟,逐日扃门忍饥哭。

形式: 古风

雨中过泉教张子开(其一)

平生剡梦十八九,短策还经静者居。

一曲好溪山起处,数声疏雨雪初来。

形式: 七言绝句

俞光远父子归马岙兼托问讯故旧

君不见深山野马生龙驹,又不见荒林老鹰鸠作雏。

男儿似种世所少,俞郎三世成清儒。

祇今道路满尘土,大袖已觉妨奔趋。

提携逐食何足羡,羡子有策宁亲躯。

蠲符昼行鸡犬静,餐钱下岁鲑鱼须。

机神有馀自静重,蔚蔚老气生眉须。

高堂百客森冠裾,四座指点看明珠。

谁能对此心不动,归来转觉群儿愚。

峡南云深山气冷,今岁亦闻愁旱枯。

但怜四壁愈憔悴,傍人解笑吾人迂。

书来隔宿发梦寐,便买舴艋随僮奴。

山篱语喧听楖栗,晚阁妆罢悬蜘蛛。

暂违相见喜定剧,胜似朝夕趋庭隅。

因子此去传区区,先从贤翁到吾徒。

刘郎癯绝今更癯,香岩老人安稳无。

形式: 古风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