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池江(其二)

放船泊中洲,不住亦不流。

爱风当南港,畏日背西邱。

浩歌待明月,解带倚柁楼。

水花向我笑,我意方悠悠。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泊中洲的独特心境与自然之景的和谐交融。首句“放船泊中洲,不住亦不流”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船停泊于水中的静谧景象,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外界环境的和谐统一。

接着,“爱风当南港,畏日背西邱”两句,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不同自然现象的主观感受。面对南港的和风,诗人感到喜爱;而背对着西邱的日光,他则可能感到畏惧或不适。这种情感的细腻变化,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与独特感知。

“浩歌待明月,解带倚柁楼”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的浪漫情怀与超脱心境。在等待明月升起之际,诗人高声歌唱,释放内心的情感,同时解开衣带,倚靠在舵楼上,享受着自由与宁静。这一场景充满了诗意,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也体现了其洒脱不羁的生活态度。

最后,“水花向我笑,我意方悠悠”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水花以生命,使其仿佛在向诗人微笑。这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深化了诗人与自然之间亲密无间的感情。同时,诗人的心意在这一刻变得悠远而深邃,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诗人情感的深刻抒发,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世界,展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美和内心世界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1648)

邵宝(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风雩台

危厓接云雨,不雩自成坛。

偶从沂上游,振衣复弹冠。

晚风西南来,五老生高寒。

吾襟对阳春,浩然天宇宽。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鹿洞

山人与鹿游,乃以鹿名洞。

洞草春复春,人与物情共。

呦呦诗有之,作者非好弄。

偶名亦佳哉,千古兴弦诵。

形式: 古风

奉寄东山公(其一)

不见东山公,已历两冰雪。

江远天与俱,山深地尤绝。

吾道付閒云,苍生望终觖。

月明千里心,相望独纠结。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奉寄东山公(其二)

巴陵胜槩地,岳阳天下奇。

公昔游且钓,今归几登之。

惊波感世路,江湖渺无期。

再读希文记,千古长相思。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