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

一线微茫远未分,鼓行渐出海山门。

六鳌玉界移天柱,万骑冰河渡夜军。

天上亏盈随月魄,人间忠愤感胥魂。

吴儿不怕蛟龙怒,踏浪翻旗入阵云。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壮观的观潮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潮水涌动的动态美。首句“一线微茫远未分”描绘了潮水初现时的朦胧景象,仿佛一线细线在远处若隐若现,为整幅画面奠定了神秘而壮阔的基调。接下来,“鼓行渐出海山门”一句,通过“鼓行”这一动态描写,形象地表现了潮水逐渐涌现,如同战鼓般从海山之间涌出,充满了力量与动感。

“六鳌玉界移天柱,万骑冰河渡夜军”两句进一步渲染了潮水的磅礴气势。六鳌,传说中的神兽,此处象征着潮水的力量与规模;“玉界”形容潮水如玉石般晶莹剔透,而“移天柱”则夸张地表现了潮水之大,仿佛能移动支撑天地的支柱。同时,“万骑冰河渡夜军”运用比喻手法,将潮水比作千军万马穿越冰河,夜晚行军,既突出了潮水的浩荡,也暗示了时间的紧迫与紧张氛围。

“天上亏盈随月魄,人间忠愤感胥魂”两句转而探讨自然现象与人类情感的关联。月魄的变化影响潮汐的涨落,象征自然界规律的不可违抗;人间的忠心与愤怒,能够感动鬼魂,表达了诗人对人性中强烈情感的深刻洞察和对自然现象背后人文意义的思考。

最后,“吴儿不怕蛟龙怒,踏浪翻旗入阵云”以吴地少年的形象,展现了面对自然力量的勇敢与不屈。他们不惧蛟龙的愤怒,敢于踏浪而行,甚至将旗帜翻飞于云雾之中,不仅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也寓意着人们面对困难与挑战时的坚韧与豪迈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观潮景象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人类情感的深沉,既有对自然现象的科学观察,也有对人性与社会的深刻反思,是一首兼具艺术美感与思想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593)

周密(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四水潜夫、、华不注山人,南宋词人、文学家。祖籍济南,流寓吴兴(今浙江湖州)。宋德右间为义乌县(今年内属浙江)令。入元隐居不仕。自号四水潜夫。他的诗文都有成就,又能诗画音律,尤好藏弃校书,一生著述较丰。著有《齐东野语》、《武林旧事》、《癸辛杂识》、《志雅堂要杂钞》等杂著数十种。其词远祖清真,近法姜夔,风格清雅秀润,与吴文英并称“二窗”,词集名《频洲渔笛谱》、《草窗词》

  • 字:公谨
  • 号:草窗
  • 籍贯:弁阳老
  • 生卒年:1232-1298

相关古诗词

问梅北山

风行万里道,冰落千仞渊。

草木凘欲尽,寂寂无华妍。

彼美含章姿,炯炯方孤鶱。

始知春风心,元在天地先。

六阴忽已复,生意森无边。

因之得道妙,花与诗俱玄。

形式: 古风

题雪溪图四言

宇宙无声,天地一色。扁舟何人,去来无迹。

言虽不传,意自有得。千古真清,万里虚白。

形式: 四言诗

春夜

九曲栏干六曲屏,翠窗罗薄护寒轻。

空堂燕子归期误,分付梨花管月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有感次韵

底用人前诵子虚,子安知我不知鱼。

最思万竹香中隐,剩采春薇读好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