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大资挽诗(其一)

先帝云公有相才,经帷曳履久徘徊。

先调化瑟更弦去,却赞兵机杖节来。

祀典空闻陪五使,宗臣不许位三台。

白头遗老孤忠在,忽漫骑鲸亦惜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挽诗《赵大资挽诗(其一)》由宋代诗人林希逸所作,通过对赵大资的追忆与悼念,展现了对逝者卓越才能与高尚品德的深切缅怀。

首联“先帝云公有相才,经帷曳履久徘徊。”开篇即点明赵大资曾被先帝誉为具有宰相之才,他深居简出,长时间在学府中潜心研读,体现了其深厚的学问根基和深沉的内敛气质。

颔联“先调化瑟更弦去,却赞兵机杖节来。”描述了赵大资从文官转向军事领域的转变过程。他先是调教音乐,后又改弦易辙,投身于军事指挥之中,展现了其多才多艺、适应性强的一面。

颈联“祀典空闻陪五使,宗臣不许位三台。”表达了对赵大资未能在祭祀典礼中担任重要职务以及未能达到三公高位的遗憾。这既是对赵大资未能实现更高政治抱负的惋惜,也是对其忠诚与贡献未得到充分认可的感慨。

尾联“白头遗老孤忠在,忽漫骑鲸亦惜哉。”以“白头遗老”描绘赵大资年高德劭的形象,强调其始终坚守忠贞不渝的精神。最后,“忽漫骑鲸”则以浪漫的想象,表达了对赵大资离世的哀痛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其灵魂升入仙境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历史背景,展现了对赵大资个人品质与功绩的深刻敬仰,同时也流露出对逝者的深深怀念与惋惜。

收录诗词(809)

林希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赵大资挽诗(其二)

当年玉座语尤亲,荐士虽多不语人。

天下短长才识尽,内中方寸纸来频。

仆穷分作米盐吏,公许宜为翰墨臣。

回首摛文今梦断,长怀知己泪沾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王太博挽诗(其一)

兰宫凡几上,直待晚成身。

臣对三千字,君恩第一人。

谈经居未久,岸帻请何频。

风月分能几,空山骨已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王太博挽诗(其二)

以赋鸣虽早,襟怀实似虚。

出弹齐士铗,归读乐轩书。

丹桂攀殊苦,黄粱梦不如。

在时同手足,入念每沾衣。

形式: 五言律诗

卢汀州挽诗(其一)

名落江湖岁月多,白头还止梦三刀。

胸藏千载心期远,识尽诸贤眼力高。

慷慨当筵谈抵掌,淋漓满壁醉挥毫。

空山埋去泥销骨,何日人间见此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