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卢楠所作的《赠董明府迎侍四首》中的第一首。诗中以“皇阪多麟趾,天池必龙翔”开篇,运用了象征手法,将董明府比作具有非凡才能和品德的贤能之士,预示着他未来必定会成就一番伟业。接下来的“明宰乘两凫,列宿动精光”,进一步描绘了董明府的才华横溢,犹如宰相般英明,他的智慧光芒照亮了群星。
“闭阁鸣弦琴,沉思远高堂”两句,展现了董明府在闭门读书时的专注与深思,他仿佛在高堂之上,与先贤对话,汲取智慧的甘露。接着,“嗷嗷林鸟悲,悠悠风木苍”通过自然界的景象,表达了对董明府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林间的鸟儿哀鸣,似乎映射出他内心的忧愁,而苍老的树木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沧桑。
最后,“抚枕夜五起,慕爱结衷肠”表达了董明府夜不能寐,心中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理想的追求,这种情感深深地触动了诗人的心灵。“讵言何从事,白首餐黄粮”则是对董明府不畏艰难、坚持追求学问和理想的精神的赞美,即使到了白发苍苍的年纪,也依然保持着对知识的热爱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董明府形象的描绘,不仅展现了他对学问的执着追求,也体现了诗人对其高尚品质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