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日温毅夫御史招同访松旧慈仁寺

街西三寺无一存,慈仁独以松留痕。

双松成三久代嬗,望古销尽渔洋魂。

山光满镜昔登阁,戒公息叟遗孤墩。

顾阎龛火接凉翠,中有梵籁无尘喧。

讵知转眼便泡影,窑像指画同泥洹。

三松倔强天所赦,物外不动宁非尊?

人间何世独也正,后秀足可追金元。

欲知未来视过去,诗成图就吾何言!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由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的诗人陈宝琛所作,名为《二月二日温毅夫御史招同访松旧慈仁寺》。诗中描绘了对历史遗迹的感慨与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首句“街西三寺无一存”,点明了昔日繁华的寺庙如今已不复存在,流露出一种历史变迁的沧桑感。接着“慈仁独以松留痕”一句,以“慈仁”寺中仅余的松树作为见证,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痕迹。

“双松成三久代嬗”描述了两棵松树历经岁月更迭,见证了无数代人的兴衰。接下来“望古销尽渔洋魂”一句,借古人的灵魂消散,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感慨。

“山光满镜昔登阁”描绘了昔日登高远眺的景象,山色如镜,美不胜收。“戒公息叟遗孤墩”则通过描述僧侣的遗迹,进一步强调了历史的痕迹。

“顾阎龛火接凉翠,中有梵籁无尘喧”两句,将目光转向了寺庙内的景象,通过“龛火”、“梵籁”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佛教文化的深远影响。

“讵知转眼便泡影,窑像指画同泥洹”表达了对世间万物无常变化的深刻理解,比喻人生如同泡影,短暂而虚幻,而佛像的塑造则象征着永恒与解脱。

“三松倔强天所赦,物外不动宁非尊?”诗人通过对三棵松树的赞美,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以及对超脱世俗、保持独立精神的向往。

最后,“人间何世独也正,后秀足可追金元”两句,表达了对当下世界的反思,认为在这样一个复杂多变的时代,保持正直与追求卓越是值得推崇的品质。

“欲知未来视过去,诗成图就吾何言!”诗人以诗作结,表达了对未来与过去的思考,认为通过艺术创作可以留下时代的印记,但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言语显得苍白无力。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自然、宗教以及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

收录诗词(880)

陈宝琛(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花朝集花之寺

花朝无一花,却造花之寺。

佛扃僧亦去,荒寂可吾意。

喜无城郭遮,西山青到地。

天然有水竹,野步随所至。

此来或是梦,往迹忍追记?

暝近雪且成,阴寒趣归辔。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苏盦招集江亭时瘦唐将假归

胜地如胜朋,习处不知宝。

一从别后忆,反覆无不好。

城隅一撮土,见我少还老。

君亦江海徒,及来共春讨。

西山为留雪,对客起画稿。

泠泠荻芽风,吹冻尽变潦。

座有思归人,庐瀑已挂抱。

何妨少濡滞,聊缓百忧捣。

他年或见怀,此会忍草草?

还寻旧酒垆,曛黑须醉倒。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苇湾禊集

苇湾昔再至,先雨后过晴。

重寻亦雨中,含泪花盈盈。

今来荷未出,雪尽葭始萌。

朋欢既一新,物态还迭更。

独喜八十翁,犹能守轩楹。

旧游数朝士,约略记姓名。

却怪非花时,命俦顾出城。

山春不可即,况更新堤横。

低徊壁上题,迤逦水次行。

喧寂各取适,宁复知衰荣?

将诗当禊序,俯仰谁无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法源寺丁香盛开酬赵尧生

无花常独来,况此丁香海。

暄风扇馨烈,紫白各璀璀。

海棠开已阑,牡丹未破蕾。

静女淡益姝,了无一尘浼。

追欢幸犹及,栝柏亦好在。

行宫剩枯槐,谁当禁樵采?

形式: 古风 押[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