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屈大均在明末清初时期的作品,名为《九日舟经清远峡登高有作(其四)》。诗中表达了诗人登高望远时的感慨与思考。
首句“登高且喜傍乡关”,诗人登高望远,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喜悦和依恋。接着,“慷慨能销壮士颜”一句,展现了诗人面对壮阔山河时的豪情壮志,似乎能消解心中的疲惫与忧愁。
“四海龙蛇悲已尽,一夫鸿鹄恨多闲”两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历史上的英雄豪杰比作“龙蛇”,将普通百姓比作“鸿鹄”,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普通人生活状态的反思。
“青年汗血龙媒蹀,白首衣裳雉子斑”描绘了从青年到老年的不同人生阶段,以“龙媒”和“雉子”为喻,形象地展示了人生的起起伏伏,既有青春的热血沸腾,也有年老的平静淡然。
最后,“膝下欢娱谁九日,黄花插满绿萱间”两句,表达了对家庭团聚的渴望与珍惜,即使是在重阳节这样的传统节日,也希望能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通过“黄花”和“绿萱”这两个意象,营造出一种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百态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艺术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