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紫陌相逢谁不客,青灯作伴未为孤。
何须家里作时节,只问旗亭有酒无。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杨万里所作,名为《又除夕》。诗人在这一小절中表达了对朋友相聚的珍视与对生活简单乐趣的追求。
紫陌相逢谁不客,表现了一种随遇而安的情怀。在古代,紫陌(即皇宫前的道路)是贵族官宦的活动场所,而这里却被用来形容朋友偶然相遇的愉悦。"谁不客"意味着无论身份高低,只要是朋友相聚,就足以让人感到宾至如归。
青灯作伴未为孤,描绘了一种淡泊明志的情操。青灯通常象征夜深人静,但在这里它成为了诗人独处时的陪伴,"未为孤"则表明了即便是在无声的夜晚与灯光相对,也不感到孤单。
何须家里作时节,只问旗亭有酒无。这些句子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诗人并不在乎家庭中的繁文缛节,而是更看重朋友间的欢聚与自然的流逝。"只问旗亭有酒无"则是对此种生活态度最好的诠释,旗亭作为古代宴会的地方,此处象征着社交与享乐。
总体而言,这段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相聚、简单生活的珍视,以及超越世俗节日约束的豁达胸怀。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行尽空房忽画栏,竹光和月入亭寒。
壁间题字知谁句,醉把残灯子细看。
玉花小朵是山矾,香杀行人只欲颠。
风掠水衣无处去,柳塘著在角头边。
桃花薄相点燕脂,输与梨花雪作肌。
只有垂杨不脂粉,缕金铺翠衬腰支。
携家满路踏春华,儿女欣欣不忆家。
骑吏也忘行役苦,一人人插一枝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