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春冻消时种两芽,南风薰日见孤花。
先开必自陶钧力,且合归功丞相家。
这首诗描绘了初春时节,冻雪刚消,两芽萌发的景象。南风拂过,孤独的一朵花儿在阳光下显露出来。这不仅展示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也反映出诗人对新生事物的关注与期待。
"先开必自陶钧力"一句,则表现了诗人对于这早春之花独自绽放的赞赏,认为其具有非凡的韧性和力量。最后两句"且合归功丞相家"则是诗人将这种生长之美比喻为官场中宰相家的功绩,暗示了诗人对权贵家族的颂扬或是对政治成就的一种隐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象,也融入了社会与政治的意蕴。
不详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野迥秋光满,径微朝露寒。
登高与行远,馀力尚桓桓。
去住邈如霄与尘,依依欲别更相亲。
虽知洛邑饶英俊,莫忘斋庐并直人。
芳菲触目已萧然,独著金衣奉老仙。
若占上春先秀发,千花万卉不成妍。
莫嫌微雪压梅芽,已有归鸿泊浦沙。
天上诏来难久驻,直须早看洛阳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