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城感旧

忆我丙戌年,春风三月时。

驻马樊仲国,渡江恣盘嬉。

背载双葫芦,笑杀襄阳儿。

兴到即野饮,菜花迷大堤。

寻碑万山顶,访古习郁池。

晓探鹿门去,晚度檀溪归。

落日三板船,快泻青琉璃。

苍苍渔梁渡,馀映依山陂。

同袍两三人,今或宰木累。

当年仲宣楼,为我作生期。

城头一挥笔,顷刻千字诗。

瓠落秖无用,成就苍髯髭。

风雪满天地,江山寂如遗。

残檠照颜色,小火不上衣。

岂独□倦意,伤怀空自知。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郑珍所作的《樊城感旧》。诗中描绘了诗人回忆起丙戌年三月在樊城的往事,通过生动的场景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深深怀念。

首句“忆我丙戌年,春风三月时”,开篇即点明时间地点,春风吹拂,万物复苏,为全诗营造了一种温馨而略带哀愁的氛围。接着,“驻马樊仲国,渡江恣盘嬉”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樊城游玩的情景,充满了自由与欢乐的气息。“背载双葫芦,笑杀襄阳儿”一句,以夸张的手法表现了诗人的无忧无虑,以及与襄阳儿童的互动,增添了诗的趣味性。

“兴到即野饮,菜花迷大堤”则展示了诗人在大自然中的自在生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接下来的“寻碑万山顶,访古习郁池”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探索与敬仰,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晓探鹿门去,晚度檀溪归”描绘了诗人清晨出发,傍晚归来的一天行程,充满了诗意与浪漫。而“落日三板船,快泻青琉璃”则以夕阳下的船只为背景,渲染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画面,同时也暗示着时光的流逝。

“苍苍渔梁渡,馀映依山陂”则将视线转向渡口与山丘,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最后,“同袍两三人,今或宰木累”表达了对昔日好友的怀念,以及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展现了诗人对友情、自然、历史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珍惜。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人生无常、时光易逝的哲思,引人深思。

收录诗词(243)

郑珍(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道光十七年举人,选荔波县训导。咸丰间告归。同治初补江苏知县,未行而卒。学宗许郑,精通文字音韵之学,熟悉古代宫室冠服制度。有《礼仪私笺》、《轮舆私笺》、《说文新附考》、《巢经巢经说》、《巢经巢集》等

  • 字:子尹
  • 号:柴翁
  • 籍贯:贵州遵义
  • 生卒年:1806—1864

相关古诗词

新野上元

乘驲趋新野,挑灯作上元。

风声和铎隐,月色带尘昏。

箫鼓中州乐,滕囊蜀客魂。

夜深无意绪,岑寂引孤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博望乘月赴裕州

一星长伴月,百里悄驱车。

独历群动表,如游天地初。

霜严须暗冰,梦碎胆时虚。

弟辈镫红底,还应倦读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经叶县光武庙

闰尽真人起,共除旧物归。

汉京天再正,高庙日同辉。

业忆昆阳肇,军仍小沛微。

星辰临虎斗,风雨助龙飞。

异代惊雄烈,荒烟认故围。

君臣还寝殿,英爽壮斜晖。

形式: 排律 押[微]韵

莫五题壁有“不若弃书学剑,扬旗万里封侯”句,因和

就外论似不尔,如君言亦复佳。

便脱牛刀相赠,待看马革归来。

形式: 六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