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水底日为天上日。
这句诗出自宋代寇准的诗句,描绘了一种奇特而富有想象力的画面。"水底日为天上日",诗人将水中的倒影比喻为天上的太阳,形象地展现了光的折射和水面的奇幻效果。这种艺术手法体现了中国古代诗词中对自然景象的生动描绘和对宇宙人生的哲思,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光影变幻的欣赏和对生活微妙观察的敏锐。整句诗简洁而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不详
汉族。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1023)九月,又贬衡州司马,是时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杜鹃啼处血成花,梅子黄时雨如雾。
少年挟弹何狂逸,不用金丸用蜡丸。
到海祇十里,过山应万重。
兼曹谋未展,八幕志方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