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石田画二首为杨仲深作(其二)

平生不识石田子,往往相逢画图里。

世传百本无一真,抹青涂紫俱门人。

秋高对此双眼豁,倏然置我溪与壑。

君不闻画家贵意不贵工,只在冥冥漠漠中。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边贡所作,名为《题石田画二首为杨仲深作》(其二),通过描绘对一幅画作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于艺术作品独到的理解和欣赏。

诗中首先提到“平生不识石田子”,意味着诗人在此之前并未直接认识或了解画作的创作者石田子,而是通过画作本身与其产生了一种精神上的交流。接着,“往往相逢画图里”则表达了画作如同一面镜子,让诗人得以在其中遇见不同的人物和情境。

“世传百本无一真,抹青涂紫俱门人”两句,揭示了艺术创作中的模仿与创新问题。诗人指出,流传于世的众多作品中,真正能体现原创性和独特性的并不多见,许多都是在模仿前辈的基础上进行的创作。这里的“抹青涂紫”形象地描绘了艺术家们使用色彩的过程,同时也暗含了对模仿行为的反思。

接下来,“秋高对此双眼豁,倏然置我溪与壑”两句,描述了当诗人面对这幅画作时,内心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和震撼。仿佛在秋天高远的天空下,画中的景象突然将他置于溪流与山谷之间,让他感受到了自然的壮丽与宁静,体验到了一种超越日常生活的超脱感。

最后,“君不闻画家贵意不贵工,只在冥冥漠漠中”两句,强调了艺术作品的价值在于其蕴含的情感和意境,而不仅仅是技巧的精湛。诗人认为,真正的艺术作品能够触动人心,引发深层次的思考和情感共鸣,而这种价值往往隐藏在作品的内在精神之中,需要观者用心去感受和领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幅画作的细腻描绘和深刻解读,展现了诗人对于艺术本质的独到见解,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收录诗词(1453)

边贡(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家居华泉附近,自号华泉子。明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弘治九年(1496)丙辰科进士,官至太常丞。以诗著称于弘治、正德年间,与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并称“弘治四杰”。后来又加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合称为明代文学“前七子”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市)
  • 生卒年:1476 ~1532

相关古诗词

为王工部大用题菜图

采采雨间叶,青青陌上春。

欲知疏溉力,试问园中人。

纷纷钟鼎徒,醉卧饱肴胾。

不谓丹青手,能传使君意。

使君有园十亩强,时因采摘露沾裳。

短篱不许邻鸡入,嘉味还同过客尝。

后来勿斸园中土,留取清风千叶长。

形式: 古风

题贞洁卷

贞比高陵柏,洁比阴壑冰。

缅彼考槃客,相思劳寝兴。

至洁不可污,至贞不可变。

两世同一心,百年能几见。

柏有后秋叶,冰有中夏寒。

贞洁苟弗渝,炎雪何能干。

形式: 古风

题孔水部廷瑞双鹊图

峨峨中庭石,傍此寒岁花。

离离错锦绣,五色明朝霞。

双鹊何处来,相对声喳喳。

似为主人报,水曹恩宠加。

水曹住近荆门闸,千里洪流归弹压。

疏排不数贾让功,决瀹尽遵神禹法。

玄圭早晚当告成,天王近日已知名。

崇阶峻级悬相待,岂用区区灵鸟声。

形式: 古风

题白岩竹

竹枝袅袅根卓卓,质坚不受苔藓剥。

是谁向壁扫缣素,古色苍颜秋濯濯。

彷佛犹自烟水区,万里湘潭土新斸。

又疑身坐风雨窟,老蛟盘挐突头角。

醉呼虞帝歌南风,苍梧云深翠华邈。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