狎鸥亭同赏牡丹

东亭尝种广陵花,美艳新增出旧芽。

小魏风标高洛品,大乔流徙得孙家。

丹砂缬妙深难染,白玉冠危莹绝瑕。

肯与姚黄为近侍,亦须称后始无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韩琦所作的《狎鸥亭同赏牡丹》,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牡丹的美丽与独特之处。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对比手法,将牡丹的色泽、形态以及其在花中的地位进行了生动的刻画。

首先,“东亭尝种广陵花,美艳新增出旧芽。”这两句开篇即点明了牡丹生长的地点和时间,同时以“广陵花”暗示了牡丹的珍贵与名贵,通过“美艳新增出旧芽”表达了牡丹不仅继承了原有的美丽,还增添了新的魅力,展现了其生命力的旺盛与不断进化的特性。

接着,“小魏风标高洛品,大乔流徙得孙家。”这里运用了典故,将牡丹与历史人物相联系,通过“小魏风标”和“大乔流徙”等词语,赋予牡丹以历史的深度和文化的底蕴。同时,通过“高洛品”和“得孙家”进一步强调了牡丹在花中的高贵地位和独特价值。

“丹砂缬妙深难染,白玉冠危莹绝瑕。”这两句则从牡丹的颜色和质地入手,以“丹砂缬”形容其色彩的丰富和难以复制,以“白玉冠”比喻其质地的纯净和无瑕,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牡丹的卓越品质和超凡脱俗之美。

最后,“肯与姚黄为近侍,亦须称后始无差。”这两句将牡丹与另一著名牡丹品种“姚黄”进行比较,表达了牡丹不仅能够与之并肩,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从而确立了其在牡丹家族中的重要地位。通过“近侍”和“称后”这样的词汇,进一步强化了牡丹的尊贵与卓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牡丹的细致描绘和深刻寓意,展现了诗人对牡丹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追求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收录诗词(739)

韩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赣叟,汉族。北宋政治家、名将,天圣进士。初授将作监丞,历枢密直学士、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与范仲淹共同防御西夏,名重一时,时称“韩范”。嘉祐元年(1056),任枢密使;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英宗嗣位,拜右仆射,封魏国公。神宗立,拜司空兼侍中,出知相州、大名府等地。熙宁八年卒,年六十八。谥忠献。《宋史》有传。著有《安阳集》五十卷。《全宋词》录其词四首

  • 字:稚圭
  • 籍贯:相州安阳(今属河南)
  • 生卒年:1008—1075年

相关古诗词

久旱喜雨

旱灾诚久历三时,祠祷虽虔似不知。

一夕云雷施利泽,万家沟壑复生期。

禾苗立后收多早,天意回来此未迟。

恩被无垠才数刻,尽思人力欲何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初伏避暑

四序推迁理亦常,其间天意或难详。

将令炎暑收残虐,何使清商预伏藏。

几日西风来拂衽,昔时中冀盛飞觞。

无辞剩引南燕酌,盐叠冰峰合坐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寄提举刘思封

连年河朔失时丰,将漕推能选擢公。

万虑本期充岁计,一言思欲动宸衷。

知难愿易澄清寄,遂请俄司峻极宫。

殿柱有题应不忘,肯容材哲便甘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七夕

星潢今夕度仙辀,人世争为乞巧楼。

万室瞻迎皆欲得,一生孤拙未尝求。

缑山月白遗新曲,汉殿窗明识旧偷。

若道营桥真浪说,如何飞鹊尽髡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