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教授索枸杞,因以诗赠,录呈广倅萧大夫

邺侯藏书手不触,嗟我嗜书终日读。

短檠照字细如毛,怪底昏花悬两目。

扶衰赖有王母杖,名字于今挂仙录。

荒城古堑草露寒,碧叶丛低红菽粟。

春根夏苗秋著子,尽付天随耻充腹。

兰伤桂折缘有用,尔独何损丹其族。

赠君慎勿比薏苡,采之终日不盈匊。

外泽中乾非尔俦,敛藏更借秋阳曝。

鸡壅桔梗一称帝,堇也虽尊等臣仆。

时复论功不汝遗,异时谨事东篱菊。

形式: 古风

翻译

邺侯藏书手未碰,感叹我爱书整日读。
微弱灯光照字细若发丝,为何眼前模糊双目挂牵。
依靠拐杖支撑老态,我的名字如今列仙册。
荒废城池古战场草木凄凉,绿叶丛中低垂红豆粟粒。
春种秋收,种子变成果实,只愿天随笑我空腹充饥。
兰花受伤桂枝折断皆因有用,唯你为何受损却无益于族。
赠你切记莫比薏米,即使日夜采摘也难满一手。
外表光鲜内干非你所类,还需借助秋阳晒晾收藏。
鸡冠花如帝王般尊贵,而你也算臣仆行列。
时常论功不会遗漏你,未来当谨守东篱菊花的教诲。

注释

邺侯:指藏书人。
嗜书:酷爱读书。
短檠:简陋的灯。
怪底:为何。
王母杖:比喻长寿或依赖之物。
仙录:仙人的名册。
荒城:废弃的城市。
草露寒:草木上的露水寒冷。
春根夏苗:植物生长过程。
天随:古人对无为而治的向往。
兰伤桂折:比喻受挫。
尔独:只有你。
薏苡:比喻被误解的事物。
盈匊:满一手。
外泽中乾:外表光鲜内在干枯。
秋阳曝:晒干。
鸡壅桔梗:比喻地位高。
堇:一种植物,地位较低。
遗:遗漏。
东篱菊:隐士的生活象征。

鉴赏

这首词作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巨匠苏轼所作,它描绘了诗人对书籍的热爱以及对知识的渴望。开篇“邺侯藏书手不触,嗟我嗜书终日读”表达了诗人对于邺侯珍藏书籍而自己却无暇触碰这一事实感到叹息,并强调了自己每天阅读书籍的习惯。

“短檠照字细如毛,怪底昏花悬两目”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微光之下仔细研读文字,甚至到了眼睛疲劳不堪入目的程度。这里,“短檠”指的是书案或书架上的小灯,“细如毛”形容字迹的精细,而“怪底昏花悬两目”则透露出诗人阅读时的专注和投入。

接下来的“扶衰赖有王母杖,名字于今挂仙录”表达了诗人在阅读过程中的依靠与信任,以及希望自己能够名留青史。这里,“王母杖”是神话中王母娘娘手持的仙杖,象征着长生不老和超凡脱俗。

“荒城古堑草露寒,碧叶丛低红菽粟”则描绘了一幅荒废古城的景象,其中“荒城古堑”表明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沧桑,而“碧叶丛低红菽粟”则是对自然界中植物生长的细腻刻画。

“春根夏苗秋著子,尽付天随耻充腹”则通过季节的更迭来比喻诗人对于知识和学问的不断追求,不断吸收如同农作物在不同季节中的成长。

“兰伤桂折缘有用,尔独何损丹其族”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书籍的珍视和保护之情,同时也指出了某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可能会对知识传承造成损害。

最后,“赠君慎勿比薏苡,采之终日不盈匊。外泽中乾非尔俦,敛藏更借秋阳曝”则是诗人对友人的赠言,告诫其要珍惜和保护这些知识财富,不应轻易丢弃。而“鸡壅桔梗一称帝,堇也虽尊等臣仆”中的“鸡壅”、“桔梗”都是药材,而“堇也”是指一种草本植物,这些比喻表明即便是一些看似普通的事物,也有其独特的价值和地位。

整首诗通过对书籍与知识的热爱,展现了诗人对于学习、保护和传承文化的渴望,以及他个人对于历史与自然的深刻体认。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跋王进叔所藏画五首(其一)徐熙杏花

江左风流王谢家,尽携书画到天涯。

却因梅雨丹青暗,洗出徐熙落墨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跋王进叔所藏画五首(其二)赵昌四季:芍药

倚竹佳人翠袖长,天寒犹著薄罗裳。

扬州近日红千叶,自是风流时世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跋王进叔所藏画五首(其三)赵昌四季:踯躅

枫林翠壁楚江边,踯躅千层不忍看。

开卷便知归路近,剑南樵叟为施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跋王进叔所藏画五首(其四)赵昌四季:寒菊

轻肌弱骨散幽葩,真是青裙两髻丫。

便有佳名配黄菊,应缘霜后苦无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