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唐多令·秋夜》由明代女诗人叶小鸾所作,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凄美景象。
首句“灯晕伴残更”,以“灯晕”与“残更”相映衬,营造出一种孤寂而静谧的氛围,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夜晚的深沉。接着,“萧萧落叶轻”一句,通过“萧萧”一词,生动地描绘了秋风中落叶飘零的景象,给人一种淡淡的哀愁之感。
“诉穷愁、草际虫声”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将自然界的虫鸣与诗人的内心愁绪巧妙结合,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而富有感染力。接下来,“栏外芭蕉新嫩绿,仍做出,旧秋声”一句,以芭蕉的嫩绿与旧时的秋声形成对比,既展现了季节更替的自然规律,也暗含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罗被夜凉清,凄然梦亦惊”两句,通过“罗被”的触感和“夜凉清”的环境描写,以及“凄然梦亦惊”的梦境,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凄清与诗人的孤独感。最后,“透纱窗、月影纵横,几遍鸡声啼又晓,空蹙损,两山青”几句,以月影的纵横交错、鸡声的啼叫和晨光的逐渐显现,勾勒出一幅黎明前的宁静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
整首诗通过对秋夜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一种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情感表达方式,体现了叶小鸾作为女性诗人在文学创作中的独特视角和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