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题阴凉室阶前芭蕉

新种芭蕉绕石房,清阴早见落书床。

根沾零露北山润,叶带湿云南涧凉。

得地初依苍石瘦,抽心欲并绿筠长。

雨声夜响巅崖瀑,晴碧朝浮海日光。

樗栎自惭全寿命,楩楠合愧托岩廊。

观身正忆维摩语,草字宁追怀素狂。

白昼栖迟吾计拙,青霄偃仰汝身强。

岁寒要使交期在,莫畏空山有雪霜。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芭蕉生长于阴凉室阶前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芭蕉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生。首句“新种芭蕉绕石房,清阴早见落书床”以清新之气开篇,不仅点明了芭蕉的种植地点,还巧妙地将芭蕉的绿荫与书桌相联系,营造出一种宁静致远的读书氛围。

接着,“根沾零露北山润,叶带湿云南涧凉”两句,运用拟人手法,赋予芭蕉以生命力,通过露水和山涧的湿润,表现了芭蕉生长环境的湿润与凉爽,同时也暗示了其生命力的旺盛。

“得地初依苍石瘦,抽心欲并绿筠长”则进一步描绘了芭蕉的生长状态,从“瘦”到“长”,形象地展示了芭蕉从幼小到茁壮的成长过程,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芭蕉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雨声夜响巅崖瀑,晴碧朝浮海日光”两句,通过对比雨夜与晴日的不同景象,展现了芭蕉在不同环境下的生机勃勃,既有夜晚雨声中的宁静之美,也有清晨阳光下碧绿的活力。

“樗栎自惭全寿命,楩楠合愧托岩廊”两句,诗人以樗栎自比,表达了对自己平凡生命的谦逊态度,同时又以楩楠自喻,表达了对卓越成就的向往,体现了诗人既谦虚又追求卓越的精神境界。

“观身正忆维摩语,草字宁追怀素狂”两句,借佛教中维摩诘的智慧和书法大师怀素的狂放,表达了诗人对自我修养和艺术追求的深刻思考。

“白昼栖迟吾计拙,青霄偃仰汝身强”则是诗人对芭蕉在白日与夜晚不同状态的观察与感悟,通过对比,突出了芭蕉在不同时间展现出的生命力和美感。

最后,“岁寒要使交期在,莫畏空山有雪霜”两句,以岁寒之景寄寓了诗人对友情和生命持久性的期待,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环境变化的从容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乐观态度。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芭蕉生长环境、生长状态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以及对生活态度的积极表达,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收录诗词(15)

祖柏(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僧。寓嘉定。幼从禅学,尝住慧聚寺,善画兰,与普明齐名。能口辨,有诗名。浪迹云游,乞食村落。所居名“不系舟子庭”。有《不系舟集》

  • 号:子庭
  • 籍贯:庆元

相关古诗词

题玉山主人壁

杖锡穿云雨湿衣,我来君出两相违。

君边听得仙童语,学士朝朝向晚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题自写菖蒲二首(其一)

盆泓浅浅映幽丛,绿发翛翛堕镜中。

潇洒凭谁供拂掠,澹烟微雨及清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题自写菖蒲二首(其二)

云骨溪毛瘦不禁,井花濯濯翠阴阴。

閒来坐对清诗眼,月落半窗风露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效刘屏山作十二相属歌

鼷鼠不发千钧机,衅钟无罪牛何之。

大人虎变不可测,狡兔死窟元来痴。

龙梭悬壁风雷起,常山蛇行首应尾。

服车良马时使欤,触藩羸羊势然耳。

楚人冠猴事有无,鸡肋取食难为图。

累累堪笑丧家狗,慎勿远效辽东猪。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