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过程江嘲县令刘同年不出

竹屋萧条倚水滨,黄昏何处问通津。

海翁本是忘机者,何事沙鸥不近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孤寂的画面。竹屋临水,黄昏时分,四周显得格外寂静,仿佛连通向外界的道路也变得模糊不清。诗人以“黄昏何处问通津”一句,巧妙地营造出一种探寻与迷茫的氛围,引人深思。

接着,“海翁本是忘机者”,这里的“海翁”可能是指一位隐居的智者或诗人自己对理想状态的向往。他本应是心无挂碍、与世无争之人,但为何“何事沙鸥不近人”?这句诗似乎在探讨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沙鸥通常象征着自由与自然的亲近,它们不近人,或许暗示了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某种隔阂或误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哲理性的思考,表达了对和谐共生状态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对现实世界中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75)

陈烓(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经鹿景铺

鹿景铺前孤树斜,虬龙偃蹇阅年华。

枝柯不为风霜改,留得清阴覆几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除夜有感

萧条院落一灯悬,只为蛮乡扫瘴烟。

云散碧天清似水,何妨客里度残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登可山亭次周时可宪副韵

草亭斜倚白云边,石上清风一醉眠。

两耳怒涛惊梦破,松花吹满碧栏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题画

老树悬崖叶半秋,草亭三面枕寒流。

钓船归去斜阳尽,惟有青山对白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