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曲

秋风吹雨鸣窗纸,壮士不眠推枕起。

床头金尽酒尊空,枥马相看泪如洗。

鸿门霸上百万师,安西北庭九千里。

帐前画角声入云,陇上铁衣光照水。

横飞渡辽健如鹘,谈笑不劳投马箠。

堂堂羽檄从天下,夜半斫营孱可鄙。

拾萤读书定何益,投笔取封当努力。

百斤长刀两石弓,饱将两耳听秋风。

形式: 古风

翻译

秋风带着雨点敲打窗户纸,勇士彻夜未眠,推开枕头起身。
床头的金银耗尽,酒杯空空,马槽边的马儿相对无言,眼中满是泪水。
回想当年鸿门和霸上的百万雄师,如今安定西北的疆域绵延千里。
军帐前的号角声直冲云霄,陇上铁衣在月光下闪烁照水。
横空一跃,如同飞翔的鹘鸟,谈笑间无需投掷马鞭。
天下的命令威严下达,半夜突袭敌营,怯懦的行为实在可耻。
即使捡拾萤火虫照明读书,又能有多大帮助?放下笔去争取功名才是正道。
背负百斤重刀,拉满两石之弓,只愿饱览秋风,倾听战场的呼唤。

注释

鸣:敲打。
壮士:勇士。
金尽:金银耗尽。
枥马:槽边的马。
鸿门:历史地名,项羽曾在此设宴。
霸上:地名,与鸿门相邻。
孱:形容胆小、怯弱。
拾萤:借萤火虫微光读书。
封:官职或爵位。
长刀:大刀。
石弓:极言弓力之大。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秋风曲》,通过对秋风、雨夜和壮士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豪情与壮志。首句“秋风吹雨鸣窗纸”渲染出一种凄凉而激昂的气氛,秋风瑟瑟,雨打窗棂,暗示了壮士难以入眠的忧虑。接着,“壮士不眠推枕起”,表现出壮士即使在困境中也保持着警觉和决心。

“床头金尽酒尊空,枥马相看泪如洗”两句,通过描绘床头金银耗尽、酒杯空空以及与战马相对无言的场景,揭示了壮士的贫困和无奈,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的担忧。接下来的诗句“鸿门霸上百万师,安西北庭九千里”,借用了历史典故,表达了壮士对国家边疆安危的深深挂念。

“帐前画角声入云,陇上铁衣光照水”两句,通过角声入云和铁衣照水的意象,展现了壮士的军旅生活和豪迈气概。诗人以“横飞渡辽健如鹘”形容壮士的勇猛,表示他们无需借助他物也能轻松应对挑战。“堂堂羽檄从天下,夜半斫营孱可鄙”则表达了壮士对懦弱者的鄙视,他们期待着能以正义之师扫清天下。

最后两句“拾萤读书定何益,投笔取封当努力”,诗人认为在这种动荡的时代,单纯读书并无实际意义,不如投身疆场,争取功名。结尾“百斤长刀两石弓,饱将两耳听秋风”则以豪放的意象收束全诗,展现出壮士对战争的渴望和对自我能力的自信。

总的来说,《秋风曲》是一首充满壮志豪情的边塞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个人建功立业的决心。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秋冬之交杂赋六首(其三)

避俗嫌林浅,安贫觉屋宽。

地炉烧葑火,土榻藉蒲团。

稚子誇藜糁,高僧辍芋残。

霜寒固难出,不怕笑蹒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秋兴五首(其三)

秋暑势已穷,风雨纵横至。

白鹭立清滩,与我俱得意。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寘]韵

秋兴二首(其二)

暮境何堪与病遭,西风落叶拥亭皋。

极知世上人情恶,且放江边醉眼高。

应俗纷纷何日了,咏诗混混寄吾豪。

碧油金锁平生意,未许人言学楚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秋兴二首(其一)

楸槐雨霋霋,凫雁水拍拍。

晓行城南路,落叶满阡陌。

新霜上衰鬓,吾死亦已迫。

那将有限身,常作未归客。

长吟侧纱帽,万里一秋色。

世俗不足论,天岂无皂白。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