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云栖见连池上人有狗丑韭酒纽诗戏作(其二)

少年曾盗子胡狗,父母不容亲戚丑。

每到僧房索布衣,更向佛头种葱韭。

读书十年未识字,持戒三生不断酒。

恁有一般可笑人,逢著师尼便解纽。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幽默而讽刺的场景,通过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对某些行为的调侃与批判。诗人袁宏道以“过云栖见连池上人”为背景,巧妙地将“狗丑韭酒纽”这些元素融入其中,形成了一幅独特的画面。

“少年曾盗子胡狗”,开篇即以“少年”这一形象引入,暗示了故事中的主角可能并非正经之辈,而是有些调皮捣蛋。接着,“父母不容亲戚丑”一句,既是对前句的补充,也暗含了对社会道德标准的讽刺,即在某些人眼中,外表或行为的不端被视为丑陋,而这种评判标准有时过于苛刻或偏颇。

“每到僧房索布衣,更向佛头种葱韭”,这两句进一步揭示了主角的行为特点——他不仅不拘小节,甚至在宗教场所也有不当之举,如向僧人索要衣物,还敢在佛像前种植蔬菜,这种行为无疑是对宗教信仰和传统礼仪的轻视。

“读书十年未识字,持戒三生不断酒”,这两句对比强烈,一方面讽刺了主角虽然花费了长时间学习,却未能掌握基本知识;另一方面,他坚持饮酒,显然对佛教的戒律置若罔闻,这反映了他对规则的无视和对自我放纵的态度。

最后,“恁有一般可笑人,逢著师尼便解纽”,这句话总结了主角的形象,即他是一个让人觉得好笑、不守规矩的人,即便是遇到僧尼这样的修行者,也无法约束自己的行为。这里的“解纽”可能是指解开衣物的纽扣,进一步强调了主角的不拘小节和放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夸张的手法,对一个不守规矩、行为怪异的人物进行了讽刺性的描述,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社会道德标准和个体行为自由之间的思考。

收录诗词(1666)

袁宏道(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无学,又号六休。汉族。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 字:中郎
  • 号:石公
  • 籍贯: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
  • 生卒年:1568~1610

相关古诗词

题潘生小像生嗜酒时将别

潘生肉颊权微起,面貌长在酒杯里。

何人倾出酒波来,洒向溪藤五尺纸。

忆昨逢君黄山道,窄帽单衫立深草。

江上追随又一年,缸面瓮头几回倒。

殷勤留取箧中身,别后看谁先瘦老。

形式: 古风

漂母祠

刘宗火冷寒灰灭,浣衣墩上蘋花热。

一饭王孙直许钱,消得鸾刀几回血。

荒街日夜走黄尘,西风酸断石麒麟。

笑他白手女天子,不及沙头愚妇人。

形式: 古风

燕子楼

空窗画掩红纱隔,一夕温风长葵麦。

秋去春来双燕儿,年年衔粉扮妆额。

芍药死枝不死根,焉知黄土不青春。

幽魂异日逢杨柳,应悔生前别舍人。

形式: 古风

子房山谒子房

莲花冠子红犀导,雪面风髯一年少。

梦里山河博几场,抽身笑拈长松道。

英雄老尽故交稀,眼底修毛几翅飞。

功成辟谷或有以,未必神仙须布衣。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