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李蓟丘竹木荒寒图赠潘少承

大漠飞霜没平野,见此森然挺奇秀。

苍苔剥落龙鳞粗,翠筱蒙茏石棱瘦。

野火烧残霹雳馀,爽气高标飒回首。

佳人绝代卧空谷,贤士羁孤成老丑。

何人貌此真苦心,古法兼应存篆籀。

异代流传李蓟丘,父子声名在人口。

轻缣古墨两相投,粉绘丹青俱落后。

潘生好事偶见之,以手摩挲叹良久。

置身恍在颠厓间,撝呵恐作蛟龙走。

锦标钿轴装重池,持归不用连城购。

潘生相就仍索诗,为尔重增遇合悲。

杜陵桃竹或变化,张公宝剑能雄雌。

千金敝帚登廊庙,肯使瑰材委路歧。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黎民表的诗《以李蓟丘竹木荒寒图赠潘少承》描绘了一幅大漠边塞的苍凉景象,展现出竹木在艰苦环境中坚韧挺拔的风貌。诗人首先赞叹画中竹木的奇特秀美,即使剥落的苍苔和瘦削的石棱也增添了其不凡气质。接着,他将画面中的野火与雷电残迹相联系,烘托出一种豪放而清新的气息。

诗人进一步将画中的竹木比作佳人和贤士,暗示其虽身处荒谷,却保持着高尚品格。他赞赏画家李蓟丘的技艺,认为其作品不仅保留了古代艺术的传统,且能在后代流传,父子名声得以传扬。诗人还提到,尽管画卷价值连城,但潘少承并未以高价求取,反而因其艺术魅力深深吸引。

最后,诗人以杜陵桃竹和张公宝剑为例,强调艺术品的价值超越物质,即使再贵重的物品,如果被埋没,也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整首诗通过描绘画面和寓言,表达了对艺术珍品的敬仰以及对潘少承慧眼识珠的赞美。

收录诗词(1594)

黎民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诃林异上人奇峰精舍

城西古树枝相樛,云是神僧手所植。

青皮赤文十抱强,虎攫虬奔人莫识。

几度摩娑行树底,爽气阴风振泉石。

顷来溽暑常伏枕,怅望禅栖杳难即。

清晨剥喙闻扣门,倏见磥砢悬素壁。

雪山灵草光照眼,祗园宝花乱相射。

跏趺座上尔为谁,庞眉电目仍霜髭。

楞伽万遍口能诵,毗邪丈室身不移。

白茆况迩诃林井,大士曹溪曾灌顶。

胜地犹依龙象力,清地屡照鸾凰影。

吾师日长绕百过,雨折风披何碎琐。

香炉仙乐知有无,宝胜铢衣飘婀娜。

只今甲子旬五日,种花谁见还成果。

予生苦遭尘网缚,依止清凉无不可。

此图此树俱幻迹,况涉言词计应左。

披图且谢门徒归,野客吟成山叶堕。

形式: 古风

送李尚宝伯承弟仲连归濮阳

李侯芳誉腾青云,更有爱弟能攻文。

担簦远来游上国,历块丰神倾昔闻。

共着斑衣奉慈母,满挹黄封起为寿。

谢庭玉树乃连枝,玄圃灵芝竞三秀。

兄也委身奉明主,弟也翻飞向林薮。

谁肯咸阳作布衣,却待燕台收马首。

两情去住正堪怜,歧路还逢雨雪天。

尧祠苍莽望中断,濮水潺湲何处边。

青门群公争祖席,知尔思归留不得。

云霄豪举讵为难,麟角凤毛人共识。

池塘别后句应成,宝月流辉在玉京。

倚门予独劳归梦,鸿雁南飞少寄声。

形式: 古风

仙人白鹿图同高比部伯宗作

长安日暮尘沙愁,张镫置酒客为留。

青山忽然在旅舍,满堂木叶风飕飗。

山下长松复崛强,径路逼侧岩石幽。

黄冠似是仙人流,控驭白鹿如龙虬。

神情森爽散冰雪,紫芝照耀青云裘。

琅函玉斧插翠笼,羽扇冰弦挂杖头。

将凌三山穷五岳,暂游少别俱千秋。

白茆反琐守丹汞,洞门欲去还夷犹。

吁嗟此图仅盈尺,能令坐客开胸臆。

散发思攀岭上云,枕流愿得溪中石。

名羁利绁为何人,羡尔霞踪少拘迫。

我家行来岁月久,白鹤玄猿怨萧索。

诃林实落虞翻苑,金汋烟销葛洪宅。

低头?面胡为乎,瑶草琪花梦中隔。

远讨须寻缩地方,思归终假排空翮。

形式: 古风

送陈佥宪于舜之任浙中

蜀西使君才且雄,绣衣谒帝明光宫。

紫髯白面惊左右,剧谈吐论回悲风。

金钟翠釜世希有,紫电掣曳凡马空。

兴来落笔满毫素,片片青天飞白虹。

朝回遇我长安陌,谓是夷门抱关客。

亟呼美酒登高楼,蛾眉千金轻一掷。

是时春尽寒云愁,杨花糁糁萦芳洲。

金羁驰骤尘沙起,万里不见黄河流。

拔剑起舞君且留,茫茫世事空百忧。

五陵豪侠散烟雾,魏国平原今在否。

酒阑看君双玉玦,会稽茫茫不可越。

乘兴还从剡曲舟,相思空寄樟亭月。

樟亭月色满荷花,青山绿水拥鸣笳。

谁邻金马羁栖客,怅望银河慱望槎。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