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陈性天(其二)

汛扫天坛事老君,即从年少悟奇文。

青童汲井朝分乳,玉女裁衣夜染云。

水上赤鱼还可驾,山头白鹤自成群。

遥知客去能长啸,月冷天空半岭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年少得志的修行者,与道家神仙共处的奇幻世界。首句“汛扫天坛事老君”,展现了一位虔诚的修行者在天坛清理打扫,恭敬地侍奉着老君(道教尊称),预示了其对道家文化的深刻理解与实践。接下来,“即从年少悟奇文”则揭示了这位修行者不仅年轻,且已领悟到道家的奥秘,展现出其非凡的智慧和悟性。

“青童汲井朝分乳,玉女裁衣夜染云”两句,通过“青童”和“玉女”这两个典型的道家仙人形象,进一步渲染了仙境般的氛围。青童汲水时,仿佛将乳汁分给万物,象征着道家的慈悲与滋养;而玉女在夜晚裁剪衣物时,似乎将云彩融入其中,寓意着自然界的和谐与融合。这两句不仅展现了道家文化的神秘与美好,也体现了作者对自然与超然世界的向往与赞美。

“水上赤鱼还可驾,山头白鹤自成群”则继续描绘了一个充满神奇色彩的世界。赤鱼在水上自由游动,仿佛可以驾驭,象征着修行者内心的自由与力量;而山头上的白鹤结伴而飞,形成壮观的群像,既展示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也隐喻了修行者与自然界的和谐关系。

最后,“遥知客去能长啸,月冷天空半岭闻”两句,以一种超脱世俗的视角,表达了修行者在月冷之夜的长啸,声音穿越半岭,直达远方。这不仅是对修行者内心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其精神境界的高度赞扬,暗示了修行者达到了超越物质世界、与宇宙共鸣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构建了一个充满神秘与和谐的道家世界,展现了修行者与自然、宇宙的和谐共存,以及对超然境界的追求与向往。

收录诗词(587)

贝琼(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三月五日饮于性天所有紫牡丹一本三花不意池馆丘墟之后复见于此为赋

名花新剖麝囊开,与客花时踏雨来。

越土一枝分阆苑,春风三朵出瑶台。

朝云重压珊瑚树,宿露低倾玛瑙杯。

重忆当时歌舞处,五侯池馆锦千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过沧洲有感

驷马桥南曲径赊,可堪重过故侯家。

青袍杜甫从漂梗,白发刘郎怨落花。

憔悴已看身似鹤,娉婷不见髻堆鸦。

野芳亭上春犹在,独坐吟诗到日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雨夜独坐

天阴十日不见星,蛰龙欲起驱雷霆。

大风五月忽动地,急雨三更如建瓴。

剪烛西窗还独坐,辟兵南国几时宁。

可怜骨肉求相隔,满树秋声谁与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红菊

日照东笼烂若霞,误惊春色到山家。

宫人晓殢葡萄酒,道士秋开踯躅花。

莫擅鹅翎欺白雪,未论鹤顶养丹砂。

霜中苦节知谁并,雨里寒香只自誇。

寂莫也羞彭泽陋,风流还竞洛阳奢。

移樽九日来同赏,插帽休讥老孟嘉。

形式: 排律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