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怀示城中一二同志

飞飙涤烦郁,散策步广庭。

明月流素采,照我六尺形。

稍欣群动息,忽觉众感并。

结发事文翰,夙志在功名。

庶将为国华,亦复致亲荣。

所望则已浅,况乃不得成。

属时遽右武,四海干戈兴。

贾谊策岂迂,刘蕡第弗登。

悠悠年运徂,促促世故婴。

伏枕勌中夜,抚躬慨平生。

垂名有千载,享寿无百龄。

嗟哉身外事,孰重孰为轻。

惟当托名山,理此群圣经。

后圣倘可俟,吾言庶其徵。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王祎所作的《感怀示城中一二同志》。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个人命运与国家时局的深切感慨。

首句“飞飙涤烦郁,散策步广庭”描绘了诗人走出烦闷,漫步于广阔的庭院之中,借以排解内心的忧愁。接着,“明月流素采,照我六尺形”一句,通过月光洒落,照亮诗人身影的景象,寓意着内心世界的光明与自我认知的清晰。

“稍欣群动息,忽觉众感并”两句,诗人由外界的宁静转而感受到内心复杂的情感交织,既有欣喜也有忧虑。接下来,“结发事文翰,夙志在功名”表明了诗人自幼即有追求学问和功名的志向。

“庶将为国华,亦复致亲荣”表达了诗人希望为国家贡献自己的才华,同时也能使家人荣耀的愿望。然而,“所望则已浅,况乃不得成”揭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以及实现目标的不易。

“属时遽右武,四海干戈兴”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局势,诗人感叹自己虽有济世之志,却难以施展。接下来,“贾谊策岂迂,刘蕡第弗登”引用历史人物的故事,进一步强调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

“悠悠年运徂,促促世故婴”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世事变迁的感慨。诗人伏枕长夜难眠,反思一生,认识到“垂名有千载,享寿无百龄”,生命短暂,名声却能流传久远。面对身外之事,诗人思考何者更为重要,最终决定“惟当托名山,理此群圣经”,寄托于文学创作,留下精神财富。

最后,“后圣倘可俟,吾言庶其徵”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希望后世能理解并认同自己的思想和作品。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也包含了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怀,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刻的思想情感。

收录诗词(324)

王祎(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yī)[公元一三二一年至一三七三年](一作袆),后依外祖父居青岩傅。生于元英宗至治元年,卒于明太祖洪武五年,年五十二岁。幼敏慧。及长,师柳贯、黄溍,遂以文章著名。太祖召授江南儒学提举。后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洪武初,诏与宋濂为总裁,与修元史。书成,擢翰林待制。以招谕云南,死于节,谥忠文。祎著有《王忠文公集》二十四卷,及大事记续编,《四库总目》又曾重修革象新书,并传于世

  • 字:子充
  • 籍贯:义乌来山

相关古诗词

九月廿三日同德基宿城西王庄敏公故宅有作

长塘散寒菱,老屋荫乔木。

百年文献家,同此清夜宿。

食非为盘餐,意在窥简牍。

弄翰既纷纭,抽辞亦芳馥。

论深理何玄,情浃谊弥笃。

前修未寥寥,勖哉继遗躅。

形式: 古风

贡宪使持节闽中过兰溪有诗留别次韵

风矩仪禁署,词华照儒林。

暂持闽部节,宁忘魏阙心。

薰风兰江上,弭楫舒烦衿。

念此违离遽,徒令驰恋深。

颇闻议环召,当宁有俞音。

行膺紫泥诏,旋献丹扆箴。

不才托末契,终当侍华簪。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十一月五日重登南溪蒋氏怀远亭

石径融积霜,桐檐散霏烟。

良辰携佳友,登览思悠然。

青山如故人,历历揖我前。

独怜亭前松,岁晚含清妍。

昔至始过膝,今来已齐肩。

抚物动深慨,人生无百年。

浮华易衰谢,流序倏徂迁。

不朽㦯可托,吾将企前贤。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乙未岁家居不出偶读渊明诗因集其句为一首曰归田园

丈夫志四海,驱役无停息。

荣华难久居,岁月相催逼。

纵浪大化中,人生不满百。

时驶不可稽,前涂渐就窄。

吾生行归休,营已良有极。

念念动中怀,行行向不惑。

守拙归园田,贫居安稼穑。

司田眷有秋,苗生满阡陌。

幽兰生前庭,灌木荒余宅。

闭门不复出,何尝失显默。

时还读我书,抗言谭在昔。

穷通靡攸虑,我心固匪石。

浊酒聊可恃,素衿不可易。

怀此贞秀姿,谅哉宜霜柏。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