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草堂奎章照磨林彦广惠酒二首(其二)

柴门不起整十日,溪上春风来更迟。

庭松自觉相忘我,野花不知开向谁。

会须醅酒致元亮,祇用抱琴怀子期。

所喜樊山古心在,相逢时许草堂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王鉴在春日草堂中,面对自然景物时的内心感受与情感寄托。诗中以“柴门不起整十日”开头,暗示了诗人长时间闭门不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与外界相对隔绝的状态。接着,“溪上春风来更迟”,不仅写出了春风吹拂的景象,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迟钝或对新事物的不敏感。

“庭松自觉相忘我,野花不知开向谁”两句,运用拟人手法,赋予庭松和野花以生命,表达出诗人与自然界的某种默契与疏离感。庭松似乎忘记了诗人的存在,而野花则不知自己开放是为了谁,这种情境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和谐,也映射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自我反思。

“会须醅酒致元亮,祇用抱琴怀子期”则是诗人对古代文人陶渊明(字元亮)和钟子期(传说中的知音)的向往与追求。他渴望像陶渊明那样过着自由自在、远离尘嚣的生活,同时又像钟子期那样能找到心灵上的知音,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最后,“所喜樊山古心在,相逢时许草堂资”两句,点明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敬仰和对传统精神的追求。樊山,这里可能是指古代文人所崇尚的山水之美和隐逸之风,诗人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能够与这样的精神世界相遇,为自己的草堂提供灵感和资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对历史人物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友情以及理想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向往,体现了元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

收录诗词(10)

王鉴(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写怀一章示良夫

静坐沈□亦可怜,栖迟不出动经年。

持杯每忆陶元亮,觅句深惭孟浩然。

落日墙阴捐腐鼠,秋风木末下饥鸢。

何时结屋晴湖上,绿树柴门系钓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题梅二首(其一)红梅

玉妃步步影毵毵,燕罢瑶池酒正酣。

夜半不知风露冷,梦随春雨过江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覃]韵

山水阁为黄子久题

石齿粼粼水,云衣齾齾山。

天风吹客梦,何日抹鱼颁。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删]韵

水石为陈太初赋

石润非经雨,林空岂借秋。

诗成清不禁,髣髴到沧洲。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