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丛花.次韵斯远

翻空雪浪送飞花。春晓媚霜华。

风回点点迷人处,峭寒轻、诗思殊佳。

双燕未来,断鸿何在,微雨又天涯。

绮窗明暗是谁家。雕槛馥兰芽。

画檐帘幕黄昏后,试倾杯、笑语喧哗。

聚散人生,吾侪老矣,醉墨任横斜。

形式: 词牌: 一丛花

翻译

雪花飘过空中,仿佛在送别飞舞的花朵。春天早晨,霜华显得格外娇媚。
微风吹过,吹动了那些迷人的点点景色,尽管寒意料峭,却激发了我美好的诗情。
双燕尚未归来,孤雁不知何处,细雨洒落在远方。
绮丽的窗户光影交错,不知属于哪户人家。雕栏上散发出兰花的香气。
夕阳西下,画檐下的帘幕后,人们在欢声笑语中举杯畅饮。
人生的聚散无常,我们已老去,任由醉墨随意挥洒。

注释

飞花:形容花瓣随风飘落。
春晓:春天的早晨。
峭寒:寒冷且陡峭。
双燕:成对的燕子。
断鸿:失群的孤雁。
微雨:细小的雨滴。
绮窗:装饰华丽的窗户。
雕槛:雕刻精美的栏杆。
馥兰芽:兰花的芬芳。
黄昏后:日落后。
醉墨:喝醉后写的字。

鉴赏

这首《一丛花·次韵斯远》是宋代诗人韩淲的作品,以春天的景色和情感为背景,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首句“翻空雪浪送飞花”描绘了雪花飘落如飞花,如同空中翻腾的浪花,形象生动地展示了早春的景象。"春晓媚霜华"则进一步描绘了早晨霜花的美丽,透露出春天的清新与娇媚。

接下来,“风回点点迷人处,峭寒轻、诗思殊佳”写春风轻轻吹过,带来点点迷人的景象,尽管有些峭寒,但诗人却因此激发了诗兴,认为这样的时刻特别适宜创作。"双燕未来,断鸿何在,微雨又天涯"借双燕未归和孤雁远去,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离别的感慨,微雨中更显寂寥。

下片转而描写室内情景,“绮窗明暗是谁家”以窗边光影的变化暗示了时光流转,不知何人家居此。“雕槛馥兰芽”描绘了精致的栏杆旁兰花初绽的芬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雅致的氛围。黄昏后,画檐下的帘幕后传来欢声笑语,诗人借此寓言人生的聚散无常,“聚散人生,吾侪老矣”直抒胸臆,感叹岁月匆匆,人生如梦。

最后,“醉墨任横斜”以酒入诗,表达诗人借酒消愁,任由醉意中的墨迹随意挥洒,流露出一种豁达而又略带感伤的情绪。整首词通过春天的景色和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对时光、人生和情感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2817)

韩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子仲,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 字:仲止
  • 号:涧泉
  • 生卒年:biāo)(1159—1224

相关古诗词

一剪梅.闻箜篌

缥渺神仙云雾窗。说与苏州,未断人肠。

带湖烟月堕苍茫。唤醒嫦娥,春笋纤长。

马上琵琶半额妆。拨尽相思,十二巫阳。

疏□清梦入潇湘。佩玉鸣鸾,吹下天香。

形式: 词牌: 一剪梅

一剪梅.送冯德英

说著相思梦亦愁。芳草斜阳,春满秦楼。

楼前新绿水西流。一曲阳关,分付眉头。

多少风流事已休。纷薄香浓,怕见绸缪。

淡云笼月小庭幽。明日山长,清恨悠悠。

形式: 词牌: 一剪梅

一剪梅.腊前梅

一朵梅花百和香。浅色春风,别样宫妆。

西湖衣钵更难忘。雪意江天,浑断人肠。

清夜横斜竹影窗。赢得相思,魂梦悠扬。

玉溪山外水云乡。茅舍疏篱,不换金章。

形式: 词牌: 一剪梅

一剪梅.醉中

醉倒城中不过溪。溪外无尘,惟掩柴扉。

水浮桥漾翠烟霏。一片闲情,能几人知。

留饮君家絮帽敧。爆竹声中,万事如斯。

梅催春动已熹微。尔既能来,我亦何疑。

形式: 词牌: 一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