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踏枝.初夏湖上雨怀

半枕催寒更漏雨。夜合香开,初试闲愁绪。

好梦醒时惊鹊语,纤纤又湿梧桐树。

越水吴山情几许。翠幕烟波,不见花飞处。

怕向西陵闻杜宇,空庭依旧苍苔暮。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鉴赏

这首《鹊踏枝·初夏湖上雨怀》由清代诗人李雯所作,描绘了初夏时节湖上雨中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思绪。

首句“半枕催寒更漏雨”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夜晚的寒意和雨声,仿佛让人感受到诗人独卧床榻,被外界的寒冷与雨声所唤醒的情景。接着,“夜合香开,初试闲愁绪”两句,将自然界的香气与诗人心中淡淡的忧愁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略带哀愁的氛围。

“好梦醒时惊鹊语,纤纤又湿梧桐树”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体验。诗人从梦境中醒来,听到远处惊起的鹊鸣,而此时雨已将梧桐树打湿,这一细节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情感的波动与外界环境的交融。

“越水吴山情几许。翠幕烟波,不见花飞处。”这几句通过对比江南的山水之美与诗人内心的情感,表达了对远方故土的思念之情。翠绿的烟波与看不见的花朵飞舞,既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也隐喻了诗人对美好回忆的追寻与怀念。

最后,“怕向西陵闻杜宇,空庭依旧苍苔暮。”诗人担心在西陵(可能指某个特定地点或象征性的地名)听到杜鹃鸟的啼叫,因为这声音常与离别、哀愁相关联。在空荡荡的庭院中,暮色降临,苍苔覆盖,营造出一种孤寂与落寞的氛围,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对过往时光的追忆。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面对初夏雨夜时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世界,既有对外界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也有对个人情感经历的深刻反思,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135)

李雯(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崇祯十五年举人。与陈子龙等有“云间六子”之称。入清,被荐任内阁中书舍人。多尔衮致史可法、唐通等信,均其手笔。不久,忧伤而死。有《蓼斋集》

  • 字:舒章
  • 籍贯:明末清初江南青浦
  • 生卒年:1608—1647

相关古诗词

鹊踏枝.雨舟纪梦

四围山色新安路。溪滑云深,唤起离人绪。

点点黄梅天上雨,五更湿尽相思树。

飘飖已作浮萍侣。角枕蓬窗,无计推愁去。

石上菖蒲长几许,梦回香阁逢端午。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唐多令.春思

杨柳织成愁,枝间挂玉钩。这几番、花信到妆楼。

尽道踏青明日好,曾许下、又还休。

窗外鸟钩辀,玉人应到否。看东风、不解促骅骝。

池上杨花飞遍也,春去了、倩谁留。

形式: 词牌: 唐多令

苏幕遮.春晓

花影深帘重。斗帐微寒,一枕香云拥。

何事起来常懵忪,绣被红翻,颠倒思前梦。

画楼高,香陌迥。千万垂杨,又被东风送。

门外莺啼芳草动。独自开奁,检点钗头凤。

形式: 词牌: 苏幕遮

苏幕遮.咏枕

翠屏高罗帐小。半锁香云,自共愁人倒。

一幅潇湘图未了。斜倚金钿,夜夜巫山晓。

凤钗寒,玉漏悄。独自温存,只索和衣抱。

梦到君边常草草。几度香销,更有谁知道。

形式: 词牌: 苏幕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