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镇抚

将军官陇西,家住东海头。

陇水岂不长,不入东海流。将军归东海,?亲海上洲。

独有陇头月,相随归故丘。

陇月行复圆,王事不可留。

再听陇水鸣,思亲恨悠悠。

矫首海上云,只向天南浮。

愿学海云飞,莫学陇水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童冀所作的《送王镇抚》。诗中以送别为主题,通过描绘将军与家乡的离别之情,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和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深厚的情感。

首句“将军官陇西,家住东海头”,开篇即点出将军的身份与背景,他驻守在陇西之地,而家却在遥远的东海之滨。这种空间上的距离,为后文的离别埋下了伏笔。

接着,“陇水岂不长,不入东海流”两句,运用对比手法,陇水虽长,却不能流入东海,象征着将军与家乡之间的隔阂,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奈与局限性。

“将军归东海,亲海上洲”两句,想象将军回归东海,与亲人团聚,但这里的“海上洲”可能是指远离家乡的异乡,表达了即使回到亲人身边,也难以摆脱异乡生活的孤独感。

“独有陇头月,相随归故丘”一句,以月亮作为陪伴,形象地描绘了将军独自一人,只有家乡的月亮相伴,共同回归故土的情景,增添了离别的凄凉与深情。

“陇月行复圆,王事不可留”两句,月亮从新月到满月,又回到新月,象征时间的流逝,而“王事不可留”则表明将军因公务无法长久停留,表达了对故乡的不舍与无奈。

“再听陇水鸣,思亲恨悠悠”两句,再次提到陇水,通过听水声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而“恨悠悠”则强调了这种思念的深沉与绵长。

“矫首海上云,只向天南浮”两句,诗人想象自己像云一样飘向天南,表达了对自由与远方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对现实束缚的不满。

最后,“愿学海云飞,莫学陇水流”两句,诗人直抒胸臆,希望像海中的云一样自由飞翔,而不是像陇水一样被限制在固定的轨迹上,表达了对自由与独立的渴望,以及对现状的反思。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离别的哀愁,也有对未来的憧憬,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与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收录诗词(383)

童冀(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马明府还蜀

蜀道易,昔如上青天,今如履平地。

借问昔难今易之所由,剑阁插天猿猱愁。

水行复有鼋鼍忧,大明日月照九州。

山无险道江安流,陆走秦凤辇马牛。

水下江汉无停舟,蛮夷九译职贡修。

东踰濊貊西渠搜,马卿家住锦水头。

少年把酒看吴钩,祗今五十双鬓秋。

万里作官江海陬,三年宰邑政理优。

桑麻接畛民歌讴,问渠何事怀故丘。

春雨霜露悲松楸,人生百年水上沤。

老我白发思归休,前年东下岳阳楼。

冷官自可归田畴,苕溪又作三载留。

矫首先陇云悠悠,今年赴阙觐冕旒。

承恩幸复来沧洲,石田茅屋山之幽。

一身湖海云萍浮,嗟君素志亦已酬,太平归乡复何求。

归故乡,守桑梓,蜀道昔难今孔易,千村万落无荆杞。

但愿千万年薄海内外无远迩,遗民在在安田里,太平有象自今始。

形式: 古风

送刘簿归云中

阴山六月天雨霜,大碛草白塞云黄。

边民肉食无稻粱,追逐水草随牛羊。

刘郎家居古定襄,少年走马临战场。

上功幕府羞戎行,束书甘作薇省郎。

将命专对行四方,朅来佐邑东海傍。

幡然挂冠归故乡,北风吹沙鸿雁翔。

黄河十月冰无梁,问君远行奚所望。

关河酒绿蒲匋香,臂鹰走犬猎近冈。

归来马上悬两狼,后车捆载兔与獐。

割鲜行酒据胡床,酒酣耳热起徬徨。

少年此乐无时忘,方今四夷尽来王。

塞上有土皆耕桑,五风十雨时岁康。

归去欢乐殊未央,人生百年谁短长。

镜中赢得双鬓苍,君今已谢名利缰。

笑我未识閒中忙,冷官十年坐寒窗。

吾伊五夜声琅琅,三径松菊日就荒。

把酒送君增慨慷,仰视云汉何茫茫。

明年诣阙上封章,圣恩若许归沧浪,白首击壤歌虞唐。

形式: 古风

题庐山图为浔阳张子善赋

我昔放舟下江水,拭眼庐山如画里。

披图一别又十年,却望云山隔千里。

云山于人殊有情,开帆秀色遥相迎。

当时山灵不解事,不邀我向山中行。

别来见山每相忆,咫尺黄尘不相识。

三生宿缘知未尽,又向君家看山色。

留侯子孙雪满颠,结茆正近庐山前。

山中采药今几年,翩翩两袖生云烟。

我家金华好烟嶂,赤松牧羊在其上。

知君有意相从游,蚤晚支筇一相访。

形式: 古风

题松阴卷送杜幕长

杜郎家住淮水东,早年学种徂徕松。

读书窗前爱松绿,日夜望松高过屋。

萧条兵火二十年,有梦不到家山前。

长林大谷化荆棘,苍松久作爨下烟。

朅来之官向吴会,松树童童偃华盖。

官曹白日困簿书,客邸清宵听竽籁。

故园三径久已荒,东邻西舍浑相忘。

昔时遗老无一在,颓垣碧草如人长。

三年坐啸长松下,神武门高冠好挂。

买舟载取明月归,更写苍松入图画。

人生出处非偶然,问君宦游今几年。

青云得志自可乐,白头归乡也不恶。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