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韵

何郎文章鲁之变,句落毫端纷玉霰。

夜长乘雪出诗轴,十里银光摇素练。

西山作笔锋已秃,东海凝冰盖其砚。

欲搜月兔出三窟,肯比昆瑶夸一片。

梁园词赋不收拾,散落人间今几卷。

应怜我穷被雪压,冷屋号寒命如线。

故将佳句发阳春,昔也瀌瀌今睹晛。

白头嗜酒尚书郎,日给二升心所恋。

不愁家作四壁空,每得新诗便忘倦。

啼饥更自有痴儿,妄想朝来天雨面。

形式: 古风 押[霰]韵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赵鼎臣创作,名为《再次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与追求。

首句“何郎文章鲁之变”,以何郎(可能指何逊)的文章风格变化为引子,暗示了诗人的文风转变或对传统文学的创新尝试。接着,“句落毫端纷玉霰”描绘了诗人挥毫泼墨,字句如同雪花般纷飞,形象地展示了创作过程的灵动与美感。

“夜长乘雪出诗轴”一句,通过夜晚的静谧与雪景的纯净,营造了一种适宜创作的氛围,诗轴的出现象征着作品的诞生。接下来,“十里银光摇素练”进一步渲染了雪夜的壮丽景象,银光与素练的对比,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

“西山作笔锋已秃,东海凝冰盖其砚”两句,巧妙地将自然景观融入创作工具的描述中,西山的笔锋与东海的砚台,既体现了创作的艰辛与执着,也寓意了灵感的源泉与积累。

“欲搜月兔出三窟,肯比昆瑶夸一片”则运用了神话元素,表达了诗人对创作灵感的渴望与追求,同时也暗示了作品的深邃与独特性。

“梁园词赋不收拾,散落人间今几卷”借用了历史典故,赞美了古代文学作品的流传与影响,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作品的期待与自信。

“应怜我穷被雪压,冷屋号寒命如线”两句,通过个人境遇的描写,流露出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坚韧与乐观,同时也表达了对文学创作的执着追求。

“故将佳句发阳春,昔也瀌瀌今睹晛”则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像春天一样带来温暖与生机,同时对过去与未来的展望。

最后,“白头嗜酒尚书郎,日给二升心所恋”描绘了一个老年的文人形象,他虽然生活清贫,但对文学的热爱与追求始终不变。“不愁家作四壁空,每得新诗便忘倦”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创作的痴迷与满足感。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文学艺术的深情赞美,也有对个人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人文情怀。

收录诗词(307)

赵鼎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宋京宏甫见和再次韵

水花浮空出奇变,散者为霙圆者霰。

天翁大是富家翁,细碎剪云亲染练。

山阴晓起右军泣,不见墨池安得砚。

从来缘水不充饥,此日正堪批作片。

书生冷淡恶生活,忍冻悲吟诗满卷。

不知北里富薰天,舞袖对花裁圈线。

红炉炽炭坐生春,本不畏寒那忆晛。

兰台赋风不赋雪,好色岂殊蜂蝶恋。

不如诸孙艺且贤,蜀烹啖客初无倦。

诸公速辩欲忘归,尽磨东庄千斛面。

形式: 古风 押[霰]韵

十一月十七日大雪昼夜不止平地盈数尺十九日雪中与时可载酒相率出郊谒子庄因登爽亭临轩纵饮四望浩然澒洞一色真奇胜也孙志康畏寒不出已而有诗因次其韵

小阁仅堪容一席,西望诸山天咫尺。

兴来踏雪共登临,径醉何曾论斗石。

风前少皞陈堂堂,万骑衔枚替戾冈。

倾河倒汉天上落,蓝宝荆珍尽捲将。

海边属国寒到骨,帘里寿阳花满房。

恨君闭户不好奇,三人醉倒君不知。

须怜暖律易消铄,行见芳洲生杜若。

肯捐冻死求一适,聊畏思归老庄舄。

形式: 古风

洪谷值大风宿避贤驿诗

客行到处可独宿,秋夜已长聊晏眠。

北风吹灯最无味,明月照户真可怜。

儿女渐有婚嫁逼,富贵久无名利牵。

欲归不决坐此耳,展转悲歌一怅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重阳前数日夜坐不寐偶思江南塞北旧游作诗呈志康诸友

昔在江东作重九,斩新凉气生杯酒。

右军有宅山最高,岁岁与客登其首。

菊花弄蕊天未霜,吴儿琵琶能断肠。

半天语笑中夜里,山下人家惊走藏。

禹穴探书无所得,笑指燕然疑可勒。

燕南新筑黄金台,乃复招我何为哉。

五年醉倒南楼上,楼上黄花无处放。

将军喜气自生春,尽释风霜作和畅。

美人低按小秦筝,坐中劝酒一再行。

风前孟嘉帽欲落,席上孙郎句已成。

一生散诞无羁束,到处容容尸斗禄。

况复今年值众贤,珠玉在侧真可怜。

重阳更欲登高去,莫遣风流减去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