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清晨在钱塘江畔乘舟游览的景象,充满了淡淡的哀愁和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眷恋。
词中以“野艇摇烟,生衣蘸渌”开篇,生动地描绘了清晨时分,小船在雾气中轻轻摇曳,船员穿着轻薄的衣服,沾湿了碧绿的水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朦胧的氛围。接着,“镜波圆折”一句,形象地比喻湖面如同一面镜子,波光粼粼,映照出四周景物的倒影,展现出水面上的和谐与美丽。
“湖菱翠贴”则进一步描绘了湖面上生长着翠绿的菱角,仿佛是大自然精心布置的一片绿色地毯。接下来,“最苦新凉犹怯”一句,巧妙地表达了初秋时节的微凉,似乎还带着一丝未尽的夏意,让人感到一丝丝的忧郁和不舍。
“话离愁、髯仙未知,雨花露蕊凄步屧”这一句,通过引用“髯仙”的典故,暗示了词人内心的离愁别绪,仿佛在与一位仙人对话,探讨着人生中的离合悲欢,情感深沉而细腻。
“渐娇云堕砌,芳魂冉冉,暗窥窗月”描绘了云彩逐渐低垂,仿佛是少女的轻盈身影,悄悄地窥视着月光下的窗户,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温柔的意境。
“柔乡恋否,枉荐菊泉荒,冷香栖蝶”这一段,词人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之情,即使是在荒废的菊泉旁,蝴蝶依然能感受到那股冷香,象征着即使环境变迁,美好的记忆和情感依旧能够留存。
“三生净业,试与长眠人说”则表达了词人对于过去生活的回忆和思考,试图与那些已经长眠的人分享这份对净业(清净的修行)的感悟,体现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反思。
最后,“算年来、红尘倦游,好山画里缘再结”一句,词人感叹于世事的繁华与疲惫,渴望在山水之间找到心灵的归宿,表达了对自然美的向往和追求。
“黯消凝,又早芦湾,梦落秋半雪”则以芦苇湾的景色作为结尾,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梦境的破碎,给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清晨乘舟游览的钱塘江畔的景象,融入了词人对自然、人生、情感的深刻感悟,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