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次韵赠段德公》由宋代诗人左纬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深沉的人生哲理,展现了宦海浮沉中的个人感悟与对友情的珍视。
首句“宦游初谓江南好”,诗人以轻快的笔触回忆起初次踏上江南土地时的憧憬与喜悦,江南以其秀丽的山水、丰富的物产和人文气息,给人以无限的美好想象。然而,接下来的“不道淹留十载馀”一句,转折突兀,揭示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落差——十年的时光在江南停留,时间的流逝与最初的期待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诗人在这段时间内经历了复杂的心路历程。
“官职任卑终傲世,俸钱虽少尚收书”两句,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的性格与追求。即使官位低微,生活清贫,他依然保持着高洁的品格和对知识的渴望,坚持阅读书籍,追求精神上的富足。这种对自我价值的坚守和对知识的热爱,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的风骨。
“天台旧俗思重借,于浦同官忍独疏”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惜与无奈。天台山是佛教圣地,此处“重借”可能暗指寻求心灵的寄托或与友人共度时光的愿望;而“于浦同官”则指与同僚共事,但“独疏”则透露出在繁忙公务中与朋友相聚机会减少的遗憾。
最后,“纵使北归犹识路,滏阳三径近何如”两句,诗人设想自己回归北方后的情景,虽然对故乡的路途了如指掌,但面对熟悉的环境,内心却充满了迷茫与不确定。“滏阳三径”可能象征着回归后的道路选择与内心的探索,暗示了诗人对于未来生活的思考与不确定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回顾与反思,展现了宦海生涯中的复杂情感与深刻哲思,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左纬以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思想,勾勒出一幅宦海浮生图,引人深思。